病例报告面部局限红斑型天疱疮一例

面部局限红斑型天疱疮一例

姚雪妍,张艳坤,周城,张建中

作者单位:,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姚雪妍,博士研究生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右眶周水肿性红斑伴脱屑1个月,于年8月17日就诊。1个月前患者自行撕除右眼睑下侧皮赘(皮赘生长3个月)后右眼眶周出现水肿性红斑、脱屑,右眼内眦处皮肤溢脓,自行外用多种中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水肿性红斑范围逐渐由右眶周扩大至右上面部,溢脓逐渐加重。于我科门诊考虑为外用中药过敏后继发感染,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继发感染,先后予盐酸莫西沙星mg、盐酸米诺环素mg、醋酸泼尼松30mg口服,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效果欠佳。

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科情况

右眶周环绕5cm×5cm水肿性红斑,形状不规则,边界较清,上覆多层片状鳞屑,内眦处皮肤可见溢脓及脓痂(图1)。

实验室检查

天疱疮抗原1(BP)和2(BP)均阴性。

组织病理

表皮角质层及颗粒层缺如,棘层可见松解细胞,毛囊周围被覆上皮增生,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周围灶状淋巴细胞浸润,散在嗜酸粒细胞(图2)。

诊断及治疗

诊断:天疱疮(红斑型)。

治疗:醋酸泼尼松25mg每日2次口服。2周后皮损处水肿减轻,颜色变暗,溢脓消失。醋酸泼尼松每周减量10mg至停药。2个月后随访,皮损基本消退(图3),继续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红斑型天疱疮临床表现为红斑基础上鳞屑性、结痂性皮肤糜烂。好发于面部、头皮、躯干上部,少累及黏膜,可伴烧灼、疼痛。发病部位常为多发。组织病理特点为棘层松解发生在表皮浅层,位于颗粒层内或附近。可见海绵水肿及真皮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表现为除表皮有抗细胞间抗体外,同时在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有抗基膜带(BMZ)抗体呈散在颗粒状荧光沉积。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0(3):-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88103。

小编羽千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需要多少钱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by/8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