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国际抗癌联盟组织提出的TNM分期法,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再根据肿块大小、浸润程度在字母后标以数字0~4,表示肿瘤的发展程度。1代表小,4代表大,0代表无。有远处转移为M1,无为M0。
一、A11、C
病理检查作为肿瘤定性诊断的检查是最可靠的检查。
2、D
常用抗癌药有以下几类:细胞毒类(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抗代谢类(氟尿嘧啶)、抗生素类(丝裂霉素)、生物碱类(长春新碱0、激素类(己烯雌酚)、杂类(顺铂)。
3、A
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异性很高。
二、A21、B
病人因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若白细胞低于3×/L时应先暂停给药,并给予相应处理。
一、A1、B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细胞分化成熟,呈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若长在重要部位可危及生命,部分良性肿瘤可恶性变;恶性肿瘤分癌与肉瘤两类,病程短,细胞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破坏性、无规律的持续增长,破坏所在器官,并可发生血行、淋巴、直接浸润、种植等转移而危害生命。
2、E
目前化疗特别强调联合用药方案,目的是减少药物毒性,提高疗效。
3、E
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平,活动度小,中晚期不易推动甚至固定,早期通常不疼痛。
二、A21、E
病人出现局部外渗,需立即停止注药或输液,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再拔针;皮下注入解毒剂;局部涂氢化可的松,冰敷24小时;氮芥的解毒剂为硫代硫酸钠。
2、C
病人因放疗出现局部皮肤反应,应考虑为皮肤完整性受损。
一、A11、A
颅内高压三主征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B
便秘时高压灌肠可导致腹内压升高,加重颅内压增高。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3、D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并能减少脑脊液生成,使颅内压下降。
4、E
停止冬眠低温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5、C
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15°~30°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6、C
枕骨大孔疝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误诊,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二、A21、B
冬眠低温疗法前应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神经系统病症并记录,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先按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通过调节滴速来控制冬眠深度,待病人进入冬眠状态,方可开始物理降温。若未进入冬眠状态即开始降温,病人的御寒反应会出现寒战,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反而增高颅内压。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肛温32~34℃较为理想。
一、A11、B
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2、
E
脑震荡是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
一、A11、C
颅底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的线形骨折,病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脑脊液外漏,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D
颅内血肿一旦形成,易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疝,故应及时手术处理。
3、E
脑脊液耳漏时颅腔与外界相通,若行冲洗、堵塞、腰穿等可造成颅内感染。
二、A21、C
颅脑损伤病人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尿量不是必须观察的指标。
2、C
病人为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一旦出现应及时手术。
三、B1、1、B
伤后瞳孔正常,以后一侧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眼征。
2、E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多为临终前的表现。
一、A11、C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若单侧损伤时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双侧损伤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
2、A
甲状舌管囊肿属于先天畸形,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青春期、妊娠期、绝经期,创伤或感染病人,由于身体代谢旺盛,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激增,引起甲状腺肿大,为生理性甲状腺肿。此甲状腺肿大为暂时性,常在成年或妊娠以后自行缩小。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发生在高原、山区,这些地区土壤中的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致饮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居民由于身体吸取的碘减少,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因之降低,垂体前叶产生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增生和代偿性肿大。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度所造成的代谢亢进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甲亢的病因未明,原发性甲亢多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可能与结节本身自主性分泌紊乱有关。
3、E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亢或发生恶变,因此应积极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
二、A21、A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的主要原因有切口内血肿压迫、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痰液阻塞、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等。甲状腺血液循环丰富,手术中和手术后容易发生切口内出血,从而引起手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本病例中病人术后3小时突然发生窒息,且面部青紫,颈部切口下脓肿,都提示其可能出现了切口内出血。因此A为正确答案。
一、A11、A
甲亢病人术前药物准备成功的指标是:病人①情绪稳定;②睡眠好转;③体重增加;④脉率稳定在90次/分以下;⑤BMR+20%;⑥甲状腺变硬缩小。
二、A21、D
基础代谢率(BMR)测定是指人体在清醒、空腹、安静和无外界环境影响下的能量消耗率,可用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测定时可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或使用估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测量前应停服任何可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测定前充分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活动、少说话,测定前排空大小便。BMR是±10%为正常,增高至+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本病例中病人的基础代谢率(%)为96+(—70)—=45%,属于中度甲亢,因此选D。
2、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后引流物一般保留24~48h,当引流物很少或者没有时,可考虑拔出。
3、A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喉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的主要原因有切口内血肿压迫、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痰液阻塞、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等。甲状腺血液循环丰富,手术中和手术后容易发生切口内出血,从而引起手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4、E
此病人的病情很可能是由于切口内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因此应先立即拆开颈部缝线,去除血块。若此处理无效,应进行气管切开。因此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床旁应准备气管切开包和无菌手套。
5、D
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出现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不与皮肤粘连,随伸缩舌上下移动。根据本病例中患儿表现,可初步判断为甲状舌管囊肿。
三、B1、1、B
慢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病变。一般在颈侧区有多个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大小,扁平,质软或中等,表面光滑,活动而互不粘连,可有或无明显压痛。经治疗原发病灶后颈淋巴结炎多可好转。
2、E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在一侧或两侧颈侧区。
3、D
淋巴结转移癌是在淋巴结以外的机体生长了恶性肿瘤,肿瘤细胞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进而引起了淋巴结转移癌。因此病人现有原发癌的临床表现,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第十七章基础知识
一、A2
1、①女性,55岁,早期乳癌,患者问到乳癌为什么易发生在这个年龄,正确的解释是
A、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B、性激素的变化
C、老年肥胖的多,易患此病
D、老年抑郁的多,易患此病
E、老年患癌前病变的多,易患此病
专业知识
一、A1
1、③乳腺癌术后进行健康指导,对预防复发有直接作用的是
A、加强营养
B、继续功能锻炼
C、五年内避免妊娠
D、参加体育活动
E、定期复查
2、③乳房保健检查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在
A、月经前7~10天
B、月经前3~5天
C、月经期
D、月经后7~10天
E、月经后3~5天
3、③乳癌根治术后,利于伤口愈合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营养
B、保持皮瓣下引流通畅
C、鼓励咳痰
D、患肢锻炼
E、应用抗生素
4、③乳房深部脓肿,诊断依据应是
A、皮肤红肿
B、乳房胀痛
C、发热
D、局部波动感
E、穿刺抽到脓液
二、A2
1、③张女士,45岁,发现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直径4cm大小的肿块,质硬,表面高低不平,活动度小,乳头回缩,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触及两个小肿块,此为
A、乳癌I期
B、乳癌Ⅱ期
C、乳癌Ⅲ期
D、乳房纤维腺瘤恶性变
E、乳房囊性增生病恶性变
2、③女性,60岁,乳癌患者,其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因为
A、癌瘤与皮肤粘连
B、癌瘤与胸肌粘连
C、癌瘤侵犯Cooper韧带
D、癌瘤侵犯筋膜
E、癌瘤堵塞淋巴管
3、③王女士,35岁。近1个月来发现乳头有鲜血流出,但乳房内并无明显肿块触及,亦无痛,可考虑为
A、乳房纤维腺瘤
B、乳房囊性增生病
C、乳管内乳头状瘤
D、乳腺炎症
E、乳腺癌
4、③小王,28岁。产后3周,右侧乳房胀痛、红肿,外下方出现界限不明显的硬块,伴有压痛,穿刺未抽出脓液,以下护理不妥的是
A、使用抗生素
B、局部热敷
C、用胸罩托起乳房
D、用吸乳器吸净乳汁
E、积极做好手术切开准备
三、A3/A4
1、③女性,50岁,乳癌,患者半月前门诊检查,右乳外上象限坚硬肿块直径4cm,可移动,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右腋淋巴结肿大,1.2cm,可移动,今日入院
1、患侧乳房呈现橘皮样改变是因为
A、癌侵犯Cooper韧带
B、癌阻塞皮肤淋巴管
C、癌侵犯胸壁
D、癌侵入乳管
E、癌侵入局部静脉
2、拟行根治术,错误的备皮范围是
A、上自锁骨上
B、下至脐水平
C、右侧至腋前线
D、左侧至锁骨中线或腋前线
E、包括右侧上臂、肩、腋窝,剃腋毛
四、B
1、③A.病程短,乳房可扪及单个拳头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胸透肺有实质阴影B.病程短,乳房有单个包块,边界不清,活动不大,腋下淋巴结肿大C.病程短,乳房可扪及肿块,表面充血、红、肿、热、胀痛、压痛D.病程缓慢,乳房有单个包块,边界清楚,活动E.周期性疼痛,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质韧,边界不清
1、乳腺癌
A、
B、
C、
D、
E、
2、乳腺囊性增生
A、
B、
C、
D、
E、
3、乳腺纤维腺瘤
A、
B、
C、
D、
E、
第十八章基础知识
一、A1
1、①引起胸腔内压力不断增加的是
A、闭合性气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脓胸
E、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2、①男性,39岁,胸部损伤,多根肋骨多处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是因为
A、疼痛
B、胸壁软化
C、肋间神经损伤
D、气胸
E、血胸
3、①胸外伤后,出现胸壁软化,是因为
A、单根肋骨单处骨折
B、多根肋骨多处骨折
C、单根肋骨多处骨折
D、多根肋骨单处骨折
E、胸骨骨折
4、①开放性气胸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A、反常呼吸运动
B、纵隔摆动
C、进行性伤侧肺压缩
D、呼吸死腔增加
E、血氧分压下降
5、①肋骨骨折常见于
A、12肋
B、11肋
C、8~10肋
D、4~7肋
E、1~3肋
二、B
1、①A.反常呼吸B.胸膜损伤后,空气进入胸膜腔异常通道自动闭合C.肺裂伤破裂处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胸膜腔而不能排出D.胸壁伤口与胸膜腔相通E.肺组织损伤血液积聚于胸膜腔
1、闭合性气胸
A、
B、
C、
D、
E、
2、张力性气胸
A、
B、
C、
D、
E、
3、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A、
B、
C、
D、
E、
相关专业知识
一、A1
1、②对张力性气胸现场抢救,首先应行
A、厚敷料加压包扎
B、闭式胸膜腔引流
C、人工呼吸
D、胸腔穿刺排气
E、快速输液、吸氧
专业知识
一、A1
1、③闭式胸膜腔引流装置,以下不正确的是
A、水封瓶装置密封
B、水封瓶塞上长管须在水平面下3~4cm
C、水封瓶应低于胸腔导管出口30cm
D、引流管在床上妥善固定
E、换瓶时用双钳夹闭引流管近端
2、③关于闭式胸膜腔引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B、衔接紧密,防止漏气
C、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提示引流通畅
D、气胸引流管置于患侧第2肋间
E、拔管时病人可自由呼吸
二、A3/A4
1、③男性,28岁。胸部外伤致右侧第5肋骨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血压10.6/8kPa(80/60mmHg),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等。医生采用闭式胸膜腔引流治疗。
1、造成病人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的主要原因是
A、健侧肺受压迫
B、纵隔向健侧移位
C、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D、伤侧胸腔压力不断升高
E、广泛皮下气肿
2、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引流管衔接处脱节,应立即做出的处理是
A、更换胸腔引流管
B、引流管重新连接
C、钳闭引流管近端
D、拔除胸腔引流管
E、通知医生,等待处理
3、判断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
A、检查病人的呼吸音是否正常
B、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C、检查引流瓶中是否有引流液
D、看引流管是否有液体引出
E、观察水封瓶中长管内水柱的波动
4、搬动此病人时应
A、保持引流通畅
B、保持引流瓶直立
C、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
D、嘱病人屏住呼吸
E、注意观察引流液排出情况
第十九章基础知识
一、A1
1、①急性脓胸最主要的致病菌是
A、厌氧菌
B、链球菌
C、肺炎双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专业知识
一、A1
1、③急性脓胸具有确诊意义的是
A、胸痛、气促
B、肋间隙饱满
C、呼吸音减弱
D、X线片示大片浓密阴影
E、胸穿抽出脓液
2、③慢性脓胸病人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高热
B、消瘦、贫血
C、脉速
D、全身乏力
E、呼吸急促
3、③慢性脓胸胸廓成形术病人术后应重点观察
A、体温
B、呼吸
C、心率
D、血压
E、引流情况
第二十章基础知识
一、A1
1、①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
B、小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腺癌
E、支气管肺泡癌
2、①预后最差的肺癌类型是
A、鳞癌
B、小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腺癌
E、支气管肺泡癌
3、①对放疗及化疗均敏感的肺癌类型是
A、鳞癌
B、小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腺癌
E、支气管肺泡癌
专业知识
一、A1
1、③全肺切除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
A、重建胸腔负压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便于观察病情
2、③全肺切除病人术后输液滴速一般每分钟不超过
A、10滴
B、20~30滴
C、40滴
D、60滴
E、80滴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