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蜂窝组织炎的艾灸治疗方法

关于艾灸能不能治疗火疖子,有很多种说法。在很多人思维定式下,认为艾灸不能治的很多,光说不练的也不少。恰好我儿子后腰位置长了一个火疖子,通过艾灸用了1周多时间治好。借用先贤的话,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总结了这篇文章。

很多附图是病灶的照片,建议饭前阅读。

有人说艾灸是热疗,火疖子是热毒,所以不能用艾灸治疗。更有甚者,认为艾灸治疗是伪科学,伪命题。我无意引起争论,只用事实来说明。中医医理的黑话需要很久才能解释清楚,所以用人话直接说就是用火将热毒引出来。现代医学会用抗生素或者引流的方法消炎排脓,我没有仔细研究,效果不做评论。火疖子是痈疽的一种,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有很多医学案例证明处理不当会死人。

当我知道我儿子右后腰长了疖子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他自己不明白危险性,用手挤破了疖子,又用了一点消炎软膏百多邦,外表看并不严重,也不是太疼,肿起来也没太在意。但当我对照古籍找到对应症状和治疗时,着实让我紧张一下,因为这个疖子比较靠近脊椎旁肾俞的位置,如果处理不当,会有生命危险。

照片拍摄于19/06/18-07:01疖子看微微的红肿

因为白天上班,下午下班才开始准备治疗,这时候疖子破口周围已经肿的很厉害了,红肿的区域有一个巴掌大。儿子的学校有外出活动,他几乎一天都在走路,自己说走路时创口周围都很疼。

治疗第一天,点燃艾条后在疖子破口处悬灸,随着艾灸时间推移,破口周围温度升高,不断有脓血从疖子破口主动排出,不需要用手挤压。擦拭掉脓血后,发现内部仍有脓,由此判断这个疖子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人畜无害。

经过辨证,制定艾灸治疗方案,每天早上,下午,晚上睡觉前各灸15分钟。晚上暂时用创可贴盖住,防止渗出脓血。艾灸治疗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消炎药。

照片拍摄于19/06/18-17:15疖子破口排出的脓血

照片拍摄于19/06/18-17:16擦拭后疖子破口中的脓

照片拍摄于19/06/18-21:25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二天,早饭后,再次艾灸,这一次排出的脓比较多,而且红肿也消退了一些。艾灸过程中,用手指按压疖子破口周围,能明显帮助排脓,按压破口周围红肿处有明显刺痛感。晚上不再用创可贴。

照片拍摄于19/06/19-08:05疖子的状态

艾灸后疖子周围开始掉皮。伤口有愈合迹象,但是仍可以看到里面有脓。

照片拍摄于19/06/19-16:47疖子的状态

随着艾灸,不断有新的脓头出现,说明里面仍有脓需要排出。

照片拍摄于19/06/19-20:58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三天,早上起来创口有愈合迹象,艾灸区域开始脱皮,因为里面还有脓,下面又长了一个明显的脓包。这个阶段艾灸时有奇痒感觉出现,痒到想挠墙。开始内服张锡纯的内托生肌散。

照片拍摄于19/06/20-08:05疖子的状态

照片拍摄于19/06/20-16:32疖子的状态

晚上艾灸时,明显看到下面的脓包已经被吸收了一部分。

照片拍摄于19/06/20-21:41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五天,红肿消下去不少,一层层脱皮,创口结痂。

照片拍摄于19/06/22-11:36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六天,红肿开始消退,在艾灸中痂由于继续排脓而自然脱落。

照片拍摄于19/06/23-20:36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七天,重新结痂,晚上已经完全不需要创可贴,继续脱皮。这个阶段艾灸时有疼的感觉,痒的感觉慢慢消失。

照片拍摄于19/06/24-16:47疖子的状态

治疗第八天,红肿基本恢复正常,艾灸后还有些发红,继续脱皮。

照片拍摄于19/06/25-07:50疖子的状态

第九天,没有继续艾灸,按压没有刺痛感,正常恢复阶段。

照片拍摄于19/06/26-06:47疖子的状态

去纽约玩了9天,每天走路累的脚疼。结痂位置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回来后发现伤口里面似乎还有脓,微微鼓起,按着有刺痛感,结痂位置有破口,又灸了两次。

照片拍摄于19/07/08-17:49伤口的状态

外用一周紫云膏,痂掉后基本平整如初。

照片拍摄于19/07/15-19:00皮肤的状态

参考引用文字较多,主要是为避免断章取义之嫌,红色字是我的标注:

清代徐直銈《外科选要》所述: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

凡疮初起,除项之以上,余皆用艾火。随疮势大小,灸艾壮之多少,用蒜切成薄片,安于疮顶上,着艾炷点火三壮,一换蒜片。初灸觉痛,以不痛似痒为止;初灸不痛,以知痛痒为住。如初灸全然不觉痛痒,宜去蒜,当明灸之。又阴疮日数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艾亦铺蒜上,点火灸之,必知痛甚为效。此为火气方得入里,知痛处方是好肉。盖艾火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诚为疮科第一法也。贵在乎早灸为佳,又有禁灸数症。头乃诸阳之首,纯阳无阴之处。凡生疮肿,俱是亢阳热极所致,如再加艾火,使毒瓦斯炽甚,随后反加大肿,最能引动内痰,发之必死。面生疔毒亦然。又有肾俞一穴,在于两腰脊傍,系内肾命根所系之处,此穴发疮,多因房劳素亏,肾水枯竭而成。若再加艾灸,以烁其源,必致内外干涸,多成黑陷,昏闷而死。又有患者元气素虚,发疮多不高肿,其人体必倦怠,精神必短而昏,脉必浮散空虚,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当火气。如灸之,其人必致昏愦而死。常谓艾火不亏人,此言误之多矣,医者亦宜详察之。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论灸法所述:

王海藏曰∶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经曰∶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溃,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溃,所以痛,而次及将溃,所以不痛也。

陈氏曰∶脑为诸阳之会,颈项近咽喉,肾俞乃致命之所,皆不可灼艾。

立斋云∶夫疮疡之证,有诸中,必形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灼艾之功甚大。若毒瓦斯郁结,瘀血凝滞轻者,或可药散,重者药无全功矣。东垣曰∶若不针烙则毒瓦斯无从而解。是故善治毒者,必用隔蒜灸。舍是而用苦寒败毒等剂,其壮实内热者,或可,彼怯弱气虚者,未有不败者也。又有毒瓦斯沉伏,或年高气弱,或服克伐之剂,气益以虚,脓因不溃者,必假火力以成功。大凡蒸灸,若未溃则拔引郁毒,已溃则接补阳气,祛散寒邪,疮口自合,其功甚大。尝治四肢疮疡气血不足者,祗以前法灸之,皆愈。疔毒甚者,尤宜灸。盖热毒中隔,内外不通,不发泄则不解散。若处贫居僻,一时无药,则用隔蒜灸法尤便。每三壮一易蒜片,大概以百壮为度。用大蒜,取其辛而能散。用艾炷,取其火力能透。

刘贯卿,足患疔疮已十一日,气弱,亦灸五十余壮,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男子,患发背,疮头甚多,肿硬色紫,不甚痛,不腐溃,以艾铺患处灸之,更以大补药数日,死肉脱去而愈。陈工部,患发背已四五日,疮头虽小,根畔颇大,以隔蒜灸三十余壮,其根内消。惟疮头作脓,数日而愈。

现代医学对火疖子和蜂窝组织炎说明:

火疖子也叫疖疮,疖子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痈则是相邻若干个毛囊及其结构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初病起期局部红肿疼痛,而后红肿范围扩大、跳痛明显,最后形成脓肿,如果破溃则流脓但疼痛减轻。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

蜂窝组织炎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皮肤伤口的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菌、嗜肉菌等),当细菌感染已经侵犯到皮肤皮下脂肪层,因为皮下脂肪本身的排列方式就有点像蜂窝,所以这类炎症又称为蜂窝组织炎。它可能直接发生在伤口的部位,也有可能会出现在伤口的邻近皮肤上。

                庖丁无解

觉得有用就赞赏一个质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hl/110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