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庆祝建党百年
劳模专场发布会
(年6月25日)
彭太华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庆祝建党百年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以不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庆祝建党百年,今天我们请来五位劳模和大家见面交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共产党员。
在省总工会的支持下,今天邀请到出席记者见面会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钳工、高级技师周皓;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符传杰;乐东丰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艺师、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邢福甫;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加充;海口金贸街道玉沙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玉花。
下面,我们请五位代表来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首先,有请周皓。
周皓
大家好,我叫周皓,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部的一名钳工。主要负责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科研装备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及安装调试工作,出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我参加工作22年来始终扎根生产一线,苦练技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我们的深海科研装备做点事情。因为深海所的装备特殊,研制的装备大部分都是要到万米以下海底作业的科考装备,所以无论从零部件复杂程度或者加工精度要求都十分的严格,而且在后期调试的过程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疏漏,哪怕有一点小的疏忽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让我们的装备永远留在海底。所以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疑难杂症,通过我们的手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也非常自豪的说,参加深海科研装备研制的过程中,我至今仍保持这零部件加工制造零失误的记录,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创造更多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谢谢大家!
彭太华
周皓很了不起,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大国工匠,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年全国劳动模范、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届全国百名最美青工等荣誉称号。荣获“大国工匠”称号的,听说在我们海南就这一位。下面请符传杰作介绍。
符传杰
大家好!我是符传杰,是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我24年如一日,只干一件事,就是当好演员,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好的作品,讲好海南故事,创作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弘扬主旋律,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们文艺事业的厚爱和支持。
彭太华
作为“南海名家”,符传杰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艺术事业,他始终牢记党的文艺方针,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为己任,24年来坚守琼剧,研究琼剧,不断创新,挖掘和传承琼剧精髓,让有着将近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在新时代焕发出迷人的光芒。他是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下面,请邢福甫作自我介绍。
邢福甫
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的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叫邢福甫。多年来,芒果种植是我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全是靠家里种植的50亩芒果收成支撑着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热带果树专业毕业之后,我就毅然返乡当了一名“村官”,将自己所学的农业种植知识,应用到自家的50亩芒果地中。在两三年的种植实验中,我不断去钻研种植技术和总结经验,利用海南有利的热带气候条件,在年成功实现在一年内产果两季重大技术突破,总结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极大地提高芒果产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年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创办了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利用这个平台给当地种植户举办免费培训班,自费印制技术手册发放,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海南热带高效农业。村里盖起了“芒果楼”,形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年11月我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人,我感到这份责任的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新时代的农村青年,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我将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为乡村振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谢谢大家!
彭太华
邢福甫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创办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勇于探索,实现芒果“一年两产”的突破,是“海南十大最美村官”,他荣获了年全国劳动模范、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下面,请王加充作自我介绍。
王加充
大家好,我叫王加充,我是一名神经外科的大夫,现在是医院副院长。我参加过扶贫工作,年到了国家级贫医院去挂职,医院创建神经外科,也为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难解决了问题。
我作为副院长参与了医改,特别是在当前的医改形势下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信息化的建设,包括我们对医患纠纷的解决都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部门的表扬。在年我去了湖北援鄂,带领我们的医疗队参加了抗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获得了海南省的表彰。健康关系万家,我想继续在这个医改和健康上多作贡献。谢谢大家!
彭太华
王加充副院长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火线入党,那时,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他曾在琼州海峡的对岸,也就是广东徐闻为我们海南守过大门,他还参加了海南援鄂医疗队,奋战在荆州一线,他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是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下面,请张玉花作自我介绍。
张玉花
大家好,我叫张玉花,来自龙华区金贸街道玉沙社区居委会。我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已有15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就是要底子清,情况明,才能更好的为居民群众服务,所以我们需要每天上门工作,还要完成各项行政事务,如:党建团委,卫计,民政,社保,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26项便民服务工作,今年还有疫苗接种,垃圾分类,禁塑等工作,同时我们社区还是全国示范社区。社区开设有一站式服务平台、爱心超市、网格室、棋牌室、社区学校、社情民意接待室等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胆创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社区建设发展中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区也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最美社区,全国文明单位等等国家授予的奖项。可以说这也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办实事,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居民群众获得的幸福感、满足感作为我的奋斗目标。谢谢!
彭太华
作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玉花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将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铭记于心,将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她是千千万万优秀基层共产党员中代表。她是海南省劳动模范。
感谢我们五位代表的自我介绍。下面让我们进入交流环节。大家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媒体朋友们开始提问。
答记者问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新闻联播
我们知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每个大国重器上天入海这背后执行科考任务都不简单,想问一下周工,您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经常会在船上一待就是几十天或者上百天,肯定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非常的辛苦,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背后令您比较难忘的故事吗?
周皓
谢谢。可以说相信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没有参与过远洋科考,其实在我第一次参加远洋科考的时候想得也挺多,还考虑是不是带一把鱼竿。其实真正参与其中后,我们才体会到其中的艰辛。首先我是天生晕船的人,在航行的最开始七天时间里,基本连喝水都吐,由于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胃里什么都没有,吐出来都是胆汁,嘴里很苦,肚皮因为没有东西吐,都把肚皮都吐痉挛了,同事们开玩笑说,“是不是有种要跳海的感觉”,说心里话真的是说不上来的痛苦。到了科考现场,我们是24小时连续进行科考作业,因为船上的作业和陆地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陆地上我们想吊起十几吨或者几十吨重的装备,有很多的起吊设备可以选择,而在船上哪怕吊起两三顿重的装备,因为船始终在摇晃,所以装备只要一离开夹板,就像钟摆一样在空中左右的摇晃,我们需要很多人用止荡绳把这个装备拉紧进行止荡作业,这个对于体力消耗非常大。一开始出海时,说心里话,我很犹豫。因为我是整条船维护保障的唯一一人,是从事过工程作业的,而我的同事都是科研人员,都是博士、博士后,可以说他们那种工程作业的经验肯定没办法和长期从事工程作业的专业人员相比,而且体力上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当时就想,我的那些同事到了作业现场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能不能顶住这份艰辛?到了作业现场后发现,我想的这些都是多余的。每天面对那种高强度的作业,可以说每天只能睡两三小时,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严重紊乱,体力透支严重,简直就是在考研每个人的生理极限。很多时候由于装备需要升级改造,我可能连续两到三天不眠不休进行改造。即使这样,没有一个同事叫苦抱怨,装备回收到夹板之后不是去休息,而是第一时间把数据导出来,进行分析,看看哪里有问题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改进。大家坐在一起研究,拿出解决方法,尽快的进行实施。所以我们保证后续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因为我们科考的一个特殊性,所以一个科考任务执行下来基本上都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海上,所以家里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没有办法出现在家人身边。特别是我们第二次去马里亚纳科考时,因为是冬季,我本身也晕船,出海之前水手长就对我说:“冬季的太平洋‘不太太平’,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海况会那样的恶劣。我们每天面对5至7米高的海浪,船在那种情况下左右摇晃接近22度,前后摇晃也有十几度,可以说我们想在船上站稳都很困难。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依然坚持作业。到了作业现场后,刚准备好的装备被一个涌上船甲板的巨浪全部打飞了,损毁非常严重,当时43套海底地震仪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一个固放。因为我们在海上,没有陆地的支持和保障,只能通过我们自己。当时我是连续26小时进行抢修,因为已经站不住了,所以需要我们一个同事站在我后边,拉住我的裤腰带让我站稳加工零部件。因为我们的装备需要放到万米以下,万米以下是低温超高压的环境。装备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我们小手指指甲盖那么大的地方放一辆小轿车的重量,所以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难度的要求非常高,在船上没有任何能够搭载的精加工设备,基本都是凭借手工完成损坏零部件的加工任务。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大家一起通过20几个小时的抢修,硬是凭手工把零部件加工制造完毕,保证了海底地震仪的正常固放,使我们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国家。
经过这个航次之后,当时在海上连续作业68天,因为之前我又到所参与深海勇士号的组装工作,也就是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在那里参加了35天,回来后要准备航次,单位叫我回来准备装备,回来之后我又在单位连续吃住了15天,就是上船的前一天回家收拾东西,拿着东西上船,所以这样前后有一百多天的时间没有跟家人在一起。回来的时候我妻子和我母亲带着两个双胞胎儿子接船。因为他们当时才一周岁,我就想抱他们,但是已经不认识我了,他们一边哭,一边打我,然后往他们母亲的怀里钻。其实不光是我一个人这样,而是我们深海所的同事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有的同事因为执行科考任务,孩子出生没有办法陪在妻子身边,执行任务回来之后孩子已经快满月了;有几位同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家里老人去世,没有办法送老人最后一程,遗憾终生。我们对于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是对于家人是满怀愧疚的。作为深海所人,虽然今天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取得更多深海研究方面的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希望能够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能够给祖国的海洋强国梦,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谢谢大家!
彭太华
周皓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在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中创造了奇迹。
海口日报
你从事琼剧已经24个年头了,那么琼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小众的。我想请问您从当时的新人演员到目前琼剧的领军人物,期间您经历了那些酸甜苦辣,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符传杰
刚才我说到24年如一日,我从艺校毕业之后一直就到单位从事演员工作,从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干起,从群众演员干到小角色、大角色,还有行政工作。因为演员在舞台上,在观众的眼中是很光彩,但是在舞台的背后付出的心血心酸,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在舞台上大家看到的一出戏,灯光、服装、表演、唱练都俱佳,但是我们都要筹备和摸爬滚打两三月时间,尤其是对身体机能的挑战非常大。还有一个戏曲人员的要求也很高,不像其他的歌唱和舞台演员,戏曲演员是需要唱念做打还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所以说是比较综合的艺术。我也是一步步这样走过来的,每年一百多场的演出,24年坚守下来,有多场的演出,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也顶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还有我们戏曲在全国的艺术行业来说是有些萧条的,比不上电影和电视剧,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我如果到外面演出,我一个晚上的收入等于我在单位一晚上的十倍,所以好多人都经不住诱惑出去私演。我24年来几乎所有行当的角色都扮演过。24年当中我坚守到基层演出,都是到海南最偏远的地区,田间地头为海南广大的观众演出。演出的时间跨度很长,比如下午两三点去演出,我回到家里睡觉已经凌晨三四点,所以我们的工作大概是十几个小时,但是白天我们还要排练,平时还要学习,所以这是受得了寂寞受得了清贫的职业,还有我坚持下乡惠民演出,把最好的作品送到农村、学校以及敬老院等,还有许多扶贫演出。我应该说有三个第一,我是海南省第一位拿梅花奖的演员,海南省第一部现代扶贫电影也是由我协调当领衔主演。第三是年疫情爆发时,我是文艺方面第一个创作作品发声支持抗疫的人,我在家自己创作拍摄在南海网播放,来支持武汉的疫情。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也演过的几十个剧目,就是每个剧目要经过半年一年的筹备和排练。
一个团一年最多是排二至三个剧目,因为一个剧目从剧本修改,打磨和提高以及排练,要耗费很多时间。在我们海南省重点剧目当中,尤其是琼剧院,从年的下南洋、海瑞、冼夫人、圆梦、王国兴,还有我们最近创排的《红旗不倒》,都是我们省内重点剧目,我每一个都参加,至少有三至四个剧目我是领衔主演的。我演过海瑞,王国兴,都是我们海南的英雄人物,还有最近我们排演的《红旗不倒》,我也是扮演冯白驹。该剧计划在下月的4日到5日,在我们北京梅兰芳剧场进行建党百周年献礼演出。
我是一名普通平凡的演员,作为一名演员就是不断的创作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讲好海南故事。我的理想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老老实实、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认认真真的做好一名演员。
彭太华
以实际行动弘扬“二十三红旗不倒”琼崖革命精神,24年坚守发展琼剧事业。符传杰体现的劳模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发扬。
国际旅游岛商报
我是来自国际旅游岛商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来自乐东的邢福甫先生,您刚才的自我介绍中说到您的父母是种芒果的,然后用种芒果的钱将您送读大学,您学成后返回家乡,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带领乡亲们一起种芒果,是什么样的想法让您做出这样的决定,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邢福甫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知道咱们农村最缺少的就是农业技术,所以我在高中时就下定决心要报考农业专业,将来反哺家乡。所以在高考那一年我就报了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热带果树专业。在大学期间我每天都五点半起床,在不同的时间看作物在不同温度、湿度、风向、时间下的生长特征,然后把它记录下来,所以我每天都是五点半起床,包括现在也是,保持15年了,中午也不休息,因为中午也要观察,所以形成了一系列的材料,然后做成栽培技术的手册。在返乡后我就把理论跟实践结合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带领乡亲们学技术、用技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产业也形成了。到目前带动乡亲们发展芒果已经有多亩,火龙果多亩,特色水稻多亩。我有一个信念:要返回家乡,把技术带回来给乡亲,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让我义无反顾的要把技术传给老百姓。
年我们尖峰镇有一个异地扶贫搬迁村,这个村比较特殊,它是从尖峰岭生态核心圈里搬迁下来,所以国务院每次来考核都必须要考核这个村。当时我的压力也很大,搬迁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一样贫困。这个村24户人都是贫困户,我就把产业搬到山脚下,政府给了亩的土地,老百姓下来生活环境改变了,不知道如何做产业,所以我就利用亩制定方案进行整治,本着让他们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宗旨,把产业做起来。年他们整个村人均收入达到元以上,当时年国定贫困市县的标准是年人均收入元,也就是人均要突破元,这个村年人均已经突破元。
国务院扶贫成效考核组进行了考核,我们扶贫方案和成效得到了青海省的肯定。我们省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消除空壳村。所谓的空壳村就是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俗话讲就是“手里没有米,叫鸡都不来”,村里没有钱这么发展经济呢?所以我就利用我的专业水平和产业经验,对十二五、十三五的整村贫困村——三道村、凤田村、抱罗村打造一村一贫的工程,并利用抖音平台进行网络销售,把芒果产业做起来。年每个村分红五万多元,预计到今年底每个村分红突破6万,所以在这个乡村振兴当中我们青年人要有担当。习总书记曾经讲过,“年轻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新时代的年轻人也要为我们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15年来,我都会培养更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还有返乡大学生。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引领他们积极投身到我们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这几年乡村振兴是我们农村产业兴旺的总抓手,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很难取得更好的成效。15年来,我培养了我们当地的科普队伍,都是年轻人组成的,继续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会继续尽自己的力量,为农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继续奋斗,把让老百姓共同致富作为我的人生目标。
彭太华
邢福甫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是时代强音,为建功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崇尚劳动的价值引领。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
您之前有在临高11年的时间,再到我们援鄂抗疫,相信您在这个医疗战线上应该有很多难忘的经历,您可以在现场给我们分享到一些您难忘的事吗?
王加充
为什么我们医疗也去扶贫呢,因为我们知道很多贫困的人是因病致贫,还有是因病返贫,所以在扶贫过程中,医疗是不能落下的。我去临高时发现很多人是有病扛着,发生了大病才治,往往这样耽误了时间。再有就是疾病需要到海口诊治,我曾经有一个病人,是临高的一名小孩14岁,脑出血。我一直从事脑神经外科工作,当时出血医院,但是我知道在路上可能这个小孩子就没命了,因为是小脑的出血,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我留住他们。当时非常考验我,因此我的压力很大,一是在这样的县城能否做这样的手术,二是你要承担责任。但是对于我的职业来说,我认为我要承担,因为救命治人是我的天职,所以当时我把他留下来在当天晚上做了手术,先清除了出血,后来解决了生命危险。所以对于这件事,家属一直在跟他家人说,要不是王医生劝说留下,那这个小孩在路上可能就没命了,这就是当时的状况。那么在此过程中我也觉得,我们患病如果发现更早,或者做到早筛甚至预防,那么或许来讲,我们广大的乡村老百姓便能获益,这是健康。
习总书记说过“健康就是1,后面全部是0,如果健康没有那么全部都是0”,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讲,健康应该是第一位的。在这次疫情中,我也认为健康对大家都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年经过了疫情的保卫战。很快的我们中国整个疫情控制下来了,但目前来讲,疫情防控还是常态化,所以我们责任重大,包括现在疫苗接种。前两天去做全员的核酸检测,那个是30多度,在秀英区,我们的队员们都是穿着厚厚的衣服,中午也不休息,就这连续作战,一天内把多人全部检测完,这就是在医疗战线上医护人员的辛苦,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本职,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职责,包括我们去援鄂抗疫都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没有认为有多么的了不起。我现在也从事医疗管理的工作,治病救人只是一个行业,但是医疗的改革是把我们整个医疗系统进行了提升,对信息化、医患关系的制度和服务上都做了很多的调整和改革,方便了大家就医,也把我们的医疗服务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彭太华
劳动模范是“干出新时代”的排头兵,是践行“实干兴邦”的楷模。
海南日报
您在基层从事农业和农民打交道很多年,那么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能否跟大家聊一聊?
邢福甫
我在基层打拼服务了十几年,但有一件事印象比较深刻,就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时从年1至6月,是我们乐东农产品采收集中期,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信息不对称、道路也不通畅,所以造成我们热带水果的滞销,滞销后一些水果没有采摘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其中有一个农户,他种了45亩的芒果,他的年产量是10万斤,疫情发生后没有人采收,水果熟了往下掉,他们一家子都睡不着觉,农民一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实,采收不了,没有人要,拉不走,作为老百姓来说是很难受的。我看到了也很难受,我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我马上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联系了广东的经销商,他们也愿意帮这个忙,但是在运销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车辆比较少的困难,这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抗、三保”政策,一抗就是抗疫情,三保就是保畅销、保生产、保征收,所以政策一出台后,很多物流企业就担当保畅销的工作。
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就是一辆车拉一顿给予货物补贴费用,在运输方面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重大的保证。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这个种植户的家庭情况不太好,水果销售出去后他也比较感激。我们农民今天能有这么好的日子,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省委省政府“一抗三保”一出台后,我们所有乐东的农村品运输很通畅,也没有滞销,也保证了果农没有损失。农民在三农工作中,我们是兢兢业业,同时我也呼吁社会进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