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了正常的哺乳之路,那就势必需要再碎碎念一下哺乳之殇----哺乳期乳腺炎,甚至乳腺脓肿。脓肿切排换药,真是堪比满清十大酷刑,每次换药,我都大写的心疼(所以好像用户体验说我换药比男医僧换药不痛点,那是的,因为他们不会疼啊)。
写到这,想起了去年的初中同学会,听闻,有个同学,她那小小的个子,笑起来两颊两个深深的酒窝还在我眼前,他们却说她已经走了,原因是月子中生病,发热却拖着没去看病,医院已是非常严重的颅内感染药石无用,就这么扔下襁褓中的孩子走了。我想她的初衷一定是不想用药,为了能继续哺乳,却不想为此送了命。
我说这个故事并非想危言耸听,我只是想说,人吧,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只看眼前的对错利益,一定要想想长远的情况,就拿哺乳妈妈生病要不要用药这件事情来说,总是有人喜欢说什么滥用抗生素啊滥用药啊啥啥,只要能跟医生形成对立面,总是不乏支持者。但这又是何必呢,只有妈妈好,宝宝才会好,确实需要用药时,真的不必硬抗。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因果发展,哺乳期乳腺脓肿也一样,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发展到这不可收拾的一步,听我碎来,能按下暂停键就按下暂停键吧
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最主要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两个点:
一乳汁淤积。任何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乳头凹陷啊,吮吸不充分啊,乳汁过多啊,乳头破裂啊,等等。
二细菌入侵。最直接的入侵点就是乳头处开放的乳管,以及乳头破裂后开放的血管淋巴管。
相应的哺乳期乳腺炎的分期以及处理
第一期----乳汁淤积期。此期的患者发病时间一般在3天以内,体温在38℃以下,局部查体无明显皮肤发红、局部肿块仅有乳汁淤积表现。如果你方便,最好去验个血常规,血常规基本正常或白细胞处于正常上限者。
此期的主要处理方法是--继续哺乳,排空乳汁,并多加休息。主要治疗为手法排乳,可以配合红外线局部理疗。很多人这个时候去找通乳师了,这其实没错,着急的不行,谁脸上写着通乳就去找谁了,但其实通乳你可以自己做的,你的孩子和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通乳师了。要不辛苦孩子多吸,要不就辛苦自己和家人手法排乳。如果你不知道方法,翻一下前面那篇复习一下吧我觉得你应该知道的那些关于哺乳的事情。
当然知道和会做还是两回事情,但是我相信你只要挤上两次就肯定能会了,难道强大聪慧如你,还比不上那些山沟沟里出来的“催乳师”?
这个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哺乳妈妈要放松心情,刚刚堵牢,不要紧张,越早处理越好。二是,想想长远的,哺乳时一场持久战,此时你需要多加休息,增加抵抗力。暂时把孩子交给家人吧,待你恢复,自有带娃的九九八十一难等着你,不必执着于这一难。
第二期--炎症浸润期。此时一般发病时间已经超过3天了,体温38℃以上,局部肿块形成可见皮肤发红,血象有异常者,B超提示乳汁淤积但暂时无明确脓肿或积乳囊肿形成。
此期的治疗是加用抗生素使用,可选择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连续使用3天,局部疼痛明显可使用50%硫酸镁湿敷,同时辅以手法排乳和局部理疗,患侧可暂停哺乳也可继续哺乳。3d后根据局部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
很简单的两句话,但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我仍旧要碎碎念一下。一个,这个时候的通乳需要注意了,肿块部位禁止剧烈按摩和热敷!!!三个叹号,态度够明确了吧?如果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死命退压肿块,运气好的可能通了,运气不好的可能就加重看炎症的播散和加快脓肿的形成。第二点就是,抗生素的使用,又涉及到前面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就是有些病人,她就是拒绝抗生素,视抗生素如猛虎,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说真的,青霉素和头孢,对婴儿基本都是安全的,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不肯喝奶粉,喝两口带一点点抗生素的奶又怎样了呢?总比哭着饿死要好吧?两害相较取其轻啊亲~
我也常跟病人举个关于痘痘的例子:一个痘痘它刚冒出来的时候肯定是最红最痛的,这时候能挤不?不能对吧?然后一个痘痘起来以后它会有几种转归,一,你厉害,过了几天它自己瘪掉了,这是最好的结局。二,走上大部分痘痘的命运,红肿退去形成个白色小脓点。这个转归也还行,需要时间,然后等成熟以后吧唧挤出来,就好了。三,最差的一种,就是红的范围越来越大,最后进化成了一个大大的疖。所以,在此期,希望你正确选择,可以有第一种结局,再不济第二种也行,千万别“进化”成第三种!
第三期--脓肿形成期。到这个时候,也就是痘痘成熟了,sigh。到了这一步,有创性治疗难以避免了。说简单点,就是要用各种方法把脓肿里面的脓给弄出来。至于怎么弄出来,嘿嘿,其实医生有很多种办法,至于选哪种办法,我觉得最最最关键,是取决于你自己对医生的信任程度了。如果你咄咄逼人,不愿意承担一点点后果,不愿意给一点点耐心和支持,那好,你都不愿意试,医生为什么要担着被你砍的风险替你尝试呢?脓肿的治疗,真的是枯燥单调又没有成就感的。好吧,我们就只好采用教科书上的经典方法----脓肿切排,纱布引流,回奶,然后接下去就是满清十大酷刑----清创换药,待到肉芽组织自己长上来,切口愈合。但基本也就告别哺乳了。
有很多时候,根据脓肿的大小和位置,有些病人没得选,只能这样做。但是如果你愿意信任一下你的医生,相信他/她的初衷是为了你好,只是你需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也许,这些尝试失败了,最终还是需要切排,仅此而已。但万一如果成功了呢?成功了你就不需要承受换药酷刑,就可以继续哺乳,多好呀。
这些尝试,比如反复穿刺抽脓、冲洗,比如简单置管引流,比如手术切排清创后一期缝合置管引流,等等等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
处理差不多说完了,祝愿所有的哺乳妈妈都不需要承受以上所说的这些痛苦,可能尽情享受哺乳的美好。但是万一你遇上了,也不要害怕,尽早处理,多加休息,多给自己一些爱,一切都会好的。也请家人们多给哺乳妈妈一些关爱,不要孩子第一,好歹并列第一嘛,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碎完,下次见
点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