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李国文先生的《独自闲行》,流畅的行文中,体会到这位老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美好的向往,对苦难的淡然,对灰暗的批判。
笔者与他岁数相差颇多,一个在中年路上寻觅前行,一位在老年驿站休憩思考;我却发现,自己有些心态与李国文先生相差甚远。
中年,也是壮年,有时却感到很累,上级一层层压任务,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工作之余要保证文章更新频率和质量。很多时候,虽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着。
李国文先生的文字,虽然不断提及自己老年的状态,但是看起来,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常常有种错觉,我们到底谁更老?
今天读了一篇《冲浪的乐趣》,写了山与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嚣。
山不袒露,顶多让你窥见其一个侧面,海不掩饰,欢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国文的笔下,所有的东西都可有生命,从来没有死气沉沉的感觉。文章也让我想到,无论山与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拢的精神状态。
然而他却对海情有独钟,不吝啬,不矫情,喜欢就是喜欢。
于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状态,是不是太把自己当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学习吧。
一
为人父之后,才有些明白父爱如山的意思。
看着小家伙对你的依赖,感受他牵你的手时,那种被需要的情绪,我总在暗示自己,要更强大,直到足以为他遮风挡雨,足以给他衣食无忧的生活。
同样,对父母,对爱人也是一样。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着时间流逝的声音,父母鬓角的白发,爱人温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强大的号角,总觉得再不努力,再无成绩,如何顶住未来的风雨。
责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来越能感到的东西。再不是大学时窝在宿舍玩游戏,也不是毕业后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寻到陆地运动的规律,快快成长为一座山,让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能有坚实的依靠。
只是,我却从未发现“山”的缺陷。
山可以坚硬,可以巍峨,却不能包容,只能让人疲累地挑战。
如李国文所说:
傲立的群山,永远是冷冰冰拒绝的。所以,登山运动从来都是极坚强、极富挑战勇气的人才敢一试之。
中年人若要当一座山,就要有山的觉悟。
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后一岁多的儿子快要睡着了。见我回来,又起了精神,拉着手要我看他今天拼起来的卡片。
陪他玩一会,两口子好不容易才哄他睡下。
发现自己真的像一座山,就连亲人要与自己亲近,都要忍着困意,费力地爬。
更有时候,自己如硬邦邦的山石,不理会家人陪伴的需要,熬夜坐在电脑前码字,一天到晚与爱人说不了几句话。
等我写完,爱人孩子也早已睡着,手机上那个等我一起看的电影,早就下载完成。
如此为山,代表着缺位,代表着父不为父,夫不为夫,即便真的成了高耸入云的山,那也是一座险峰,让人望而却步,不好接近,最终被遗忘忽略。
如此,为山却无人敢依,是否背离了当初的决心?
所以,李国文喜欢海,我也觉得与其为山,不如当海。
二
李国文的笔下,大海可以肆意远眺,绝没有这山那峰挡住眼睛,把所有自己的心声袒露。
如海的中年人,该是那种能承载极端的工作压力,又能在极端环境中做好儿子,做好老公,做好父亲。
如电影《美丽人生》中那位父亲,在集中营里,在每时每刻死亡威胁下,在饥饿与绝望中,用瘦弱的身躯硬生生编织出一副美丽的人生,轻轻穿在儿子身上。
最后一幕,他把儿子藏在垃圾箱里,自己如小丑一般大踏步走向死亡,也不愿儿子知道一点点真相的残酷。
他在儿子面前,就如一片汪洋,把人生的悲惨放在海的另一边,让他心中只有一片希望的水域。
职场压力,生活烦恼,中年人如海一样,把它们远远地隔在彼岸,那里只有我们能到达,留在这边沙滩上的,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
如海的中年人,也可以如水一般细腻,仿佛能融入别人的心里;更像一个世界,里面到处是你的名字。
如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那个艰难爬上月台的身影,那一股脑把橘子倒给儿子的畅快,仿佛我只要全心全意的付出,仿佛我只愿一心一意的为你;其他一切,不用你抗,未来的路,我在身旁。
这更能挑战人的泪点,这更像一个坚强可依靠的中年人。
因为他们能扫一屋,能齐一家,更能为你打天下。
如海的中年人,学得会涨潮退潮,忍得了起起落落,忘不掉巨浪滔天。
坚硬与坚强,并非一个概念,中年人必须坚强,却不可坚硬;把自己变得像一团棉花,谁也打不碎,却一直努力支撑开自己的形状。
如同涨潮的海水,也是一浪比一浪扑得更加靠前,没有哪一浪能直达终点。
人也一样,该退的时候退一步,养好了精神,蓄满了能量,接着才能迈出更大的一步。
一座山需要几万年才能成长为山,一次涨潮却只需一晚就能淹没无数的沙滩。
山能被炸开修路,再也无法复原;海却只能凭舟而渡,仅留下慢慢消散的涟漪。
但是,莫以为大海没有自己的形状和态度,任何妄图征服中年的人和困境,都要做好
面对巨浪滔天的准备。
三
不要以为油腻是中年人的特质,不要觉得认命是中年人的心态,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不对时间屈服的灵魂,他们用不再如少年时充沛的精力,在为家奋斗的路上,踽踽而行。
短期压力下,也许中年人改不了“山”的现状。他们还会缺少时间陪家人,缺少精力保持笑脸;但也请学会海的特质,为家人隔开世间烦扰,用细腻告诉他们你在乎,用进退明确前进态度,用海啸面对未来困境。
不要轻视中年,因为他们有大海的气度;最幸福的中年人,都有一种大海的感觉。
如海一样的中年,我愿负重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