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迅通讯员耿志伟)近年来,医院骨科硕果累累,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在脊柱和关节疾病治疗上开展多项新技术,造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
范新成是医院脊柱关节外科的一名医生,从事骨科10已有余年,作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他曾赴北京进修,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将学到的知识技术在实践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医院见到范新成时,他正在在查房中了解患者情况。接诊病人、查房、诊断、研究治疗方案是他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创新型”的科室,据范新成介绍,平均每月科里要开展3项左右新技术。年,在新技术的创新实践中,整个科室共做了台手术,成功减轻了无数患者的病痛。
范新成在查房中了解患者情况通讯员耿志伟摄
迎接挑战患者告别瘫痪风险
年,家住泰山区的58岁的李女士突然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并伴有大小便无力,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就诊,诊断结果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此时李女士已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如果保守治疗,病情将进一步加重,进展为完全性瘫痪。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进行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功能重建术,但手术风险极大。
据了解,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功能重建术是当今脊柱外科极具风险和最有挑战性的手术,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一度被认为是肿瘤完整切除的“手术禁区”。这种手术方式具有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能够降低肿瘤细胞对其它正常组织的污染和侵蚀的风险,但由于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操作复杂、风险极高,因此,在国际医院较少,医院的脊柱外科医生可以开展该手术。
范新成向记者介绍:“此例患者脊柱肿瘤位于胸椎,胸椎前方便是大血管,包括胸主动脉、腔静脉、奇静脉等,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胸椎管内则为最为“娇嫩”的胸髓,如果术中不慎触碰就会导致瘫痪加重,甚至全瘫,手术风险是很高的。”
范新成与同事为病人进行简单处理通讯员耿志伟摄
范新成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手术方案通讯员耿志伟摄
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在脊柱关节外科主任魏开斌的带领下,包括范新成在内的全科医生进行了术前病例讨论,顺利地将病变椎体节段将肿瘤椎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切下来;前方用钛网植骨和后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完成了脊柱转移性肿瘤单纯后入路度全脊椎节段整块切除并脊柱功能重建。
整个手术历时10多个小时,过程十分顺利。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肌力术后即得到明显改善,李女士完全康复了。到医院复查时,李女士是自己走着来的。“当患者走向手术台的一刻,就将她的生命托付给了我们,是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们力量,我替她高兴,医院感到自豪!”范新成对记者说。
开拓创新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泰安50岁的刘女士双手拇示中指麻木,出现不同程度肌肉萎缩,手指活动不灵活,拇指与食指不能捏在一起,系扣子、缝衣服等精细活动都无法完成。期间,医院,牵引,针灸,外用膏药,服用活血化瘀药物....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治疗了10余年,“老毛病”就是不见好。年,医院就诊后,她的病被确诊为“腕管综合征”。
记者了解到,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到卡压所致,可通过非手术进行保守治疗,但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按照传统手术,患者掌心需要开4-5cm,的大口子,且容易瘢痕挛缩,既不美观,也增加病人痛苦。范新成在北京进修期间,曾接触过利用采用关节镜手术来治疗此症,具有局部麻醉,手术安全性高,手切口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范新成和科里的医生们决定试一试,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症。
手术台上的范新成通讯员耿志伟摄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没有专门的手术器材。考虑到购买国外的器械时间比较长,范新成根据进修期间所了解的知识,开动脑筋,将原来用关节镜的管子开了一个切口,改良成了微创手术必备的手术器械。在范新成“创新器械”的作用下,手术在四十分钟内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手部麻木症状立刻得到了改善,不久之后便能做一些精细活了,且术后双手的小切口由于与皮纹一致,愈合后几乎看不到瘢痕,患者本人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目前,医院微创关节镜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已成功做了近15例,手术时间也由原先的40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医院关节镜技术创新开展与临床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爱院如家潜心研究情系患者
脊柱弹性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疾病、股骨头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镜技术治疗肩关节疾病......近几年来,在脊柱关节外科,还有多项新技术喜获成功。
今年36岁的范新成在科室积极向上氛围的感染下,不断创新。“我们所做的就是为病人解决痛苦,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用更先进的技术治疗各种顽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范新成说。
范新成在为患者做复查通讯员耿志伟摄
作为一名手术医生,范新成和科里其他医生一样,上班时间不规律。有时遇到夜间手术,下手术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两三点了,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和儿子都睡了,但灯还亮着.....范新成说:“妻子很支持我的工作,医院当第二个家,医院这个大家尽心,我为咱们小家尽力。”业余时间,范心成最喜欢做的事是捧起一本医学的书,潜心研究治疗方案。在范新成家中,两书个橱全部装着他的医学书籍。范新成还记得儿子10岁生日那天对他说的话:“爸爸,只要你今天好好陪我玩儿,我长大以后就给你买书看!”“买什么书呢?”“医学的书啊!”儿子的话让范新成感觉又好笑又感动。
除了日常的工作,范新成还承担着科室带教任务。对待科里的实习生,“工作认真负责,他总是践行活到老学到老,随时充电,不但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也很强,不管我们问什么问题,他总是耐心讲解,有好多同学在实习期间,主动申请能在脊柱关节外科多呆一会。”正在科里实习的研究生彭国庆对记者说。
范新成还承担着科室带教任务通讯员耿志伟摄
范新成给同事介绍自己的发明专利通讯员耿志伟摄
对待患者,范心成更是尽心尽力,在骨科的10余年的时间里,他与多名患者和患者家属成为了朋友,医院拜访交流。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范新成作为一名平凡的医生,在工作中默默展现出的价值。他说:“我能做到的,就是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解除患者的病痛,回报社会。”
专注10余载情系患者心。范新成将在他的行医道路上不断创新进取,让美德传承......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