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降脂用药

急性胰腺炎(AP)是由多种病因引发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致胰腺及胰周组织自我消化,出现胰腺局部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部分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并发器官功能衰竭。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AP常见病因。血清甘油三酯(TG)11.3mmol/L时可诱发HTG性胰腺炎(HTGP),TG水平22.6mmol/L时HTGP发病率约为10%~20%。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HTGP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HTGP者病情有易重症化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

HTGP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HTG严重程度等级成比例增加,且血清TG水平升高与更严重的胰腺炎病程独立相关,血TG水平越高越易发生持续性SIRS和持续性器官衰竭,血清TG水平未控制、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酗酒均为复发的常见原因。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降脂药物主要有胰岛素、肝素/低分子肝素、降血脂类药物等。目前已将TG水平降至5.65mmol/L以下作为HTGP降脂治疗的目标,同时血TG水平长期控制在5.65mmol/L以下可预防HTGP复发。此外,要限用脂肪乳剂,并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脂的药物。

胰岛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其通过促进外周脂蛋白脂酶(LPL)的合成及活化,而加快LPL将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核心的TG分解为脂肪酸和单酸甘油酯,最后被组织氧化利用,从而起降脂作用,能有效降低TG水平。

如诺和灵R或速效胰岛素,可1-6U/h持续微量泵入,将血糖控制在7.8-10mmol/L。血糖正常者给予5%葡萄糖ml或5%葡萄糖氯化钠ml加入6U胰岛素静脉滴注。

若无明显禁忌证(活动性出血、肾衰竭等),可短期(3d)联用低分子肝素(LMWH)(U,皮下注射,q12h),以加快TG的降解。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与体重增加等。

肝素/低分子肝素

肝素/低分子肝素常用于抗凝治疗,其可降低血脂,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LPL入血,LPL将TG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而清除TG,并有改善微循环和防止中性粒细胞激活的作用。

肝素和胰岛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刺激脂蛋白-脂肪酶的活化,而加速乳糜的降解使TG水平降低,可用于重度HTGP者的治疗。

低分子肝素(LMWH)比普通肝素出血风险更小,LMWH可减少胰腺和其他器官中微血栓的形成,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

注意事项:

肝素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如注射后引起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急救;偶可引起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一次性脱发和腹泻;还可引起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

肝功能不良者长期使用可引起抗凝血酶III耗竭而血栓形成倾向。禁用于有自发出血倾向者、血液凝固迟缓者(如血友病、紫癜、血小板减少)、产后出血者、溃疡病者、创伤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与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柔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多黏菌素B、阿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孟多、头孢氧哌唑、头孢噻吩钠、氯喹、氯丙嗪、异丙嗪、麻醉性镇痛药物有配伍禁忌。

LMWH不良反应可见不同部位的出血表现;偶见轻微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皮肤坏死;少见皮肤或全身过敏,注射部位出现血肿。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可注射鱼精蛋白中和LMWH作用。

禁用于使用LMWH诱发血小板减少症者、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有出血危险的器官损伤者(消化道溃疡、视网膜病变、出血综合征、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与人工假肢有关的除外)者、患有肾病和胰腺病变者、严重高血压者、严重颅脑损伤者和术后期者。

对存在活动性出血(如胃肠道、腹腔出血)者,禁用肝素或LMWH。尽管LMWH(如依诺肝素)的出血风险比普通肝素低,但仍会增加肾功能衰竭者的出血风险,故合并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不建议使用LMWH。

降血脂类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

①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TC、LDL-C、TG及VLDL水平,并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他汀类药物不能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的单一治疗药物,但可与贝特类药物联用,特别是单用贝特类药物不能控制的重度HTG者。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多见于接受大剂量治疗,包括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肌肉毒性如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及引起认知功能异常。其他包括消化道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头痛、失眠、抑郁、一过性蛋白尿等。

曾因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过肌病者,或是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者,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药物如氟伐他汀。注意辛伐他汀最易致肌病的发生。

禁用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者。慎用于慢性乙肝或代偿性肝硬化者。

②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有降血脂作用,主要降低TG,其通过刺激LPL的释放而促进TG分解。

非诺贝特引起肌病的可能性较小,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发生横纹肌溶解和肌病风险显著低于吉非贝齐,常作为联合他汀类药物的首选。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发生横纹肌溶解和肌病的危险性相对较多。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常见消化道反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厌食、胃部不适、饱胀感等,其他有胆石症、肌炎、肌痛、乏力、肝酶升高、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横纹肌溶解、肾毒性、贫血、骨髓抑制等。禁用于患胆囊疾病、胆石症者,可能使胆囊疾患者症状加剧;禁用于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者,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增多,使原已较高的胆固醇水平增加;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能致横纹肌溶解和严重高血钾;禁用于肾病综合征引起血清蛋白减少者,可使肌病的发生危险性增加。

参考文献:

1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9):-

2李蕾等.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降脂治疗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1):-

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33(4):-

4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沈阳)[J].中华胰腺病杂志,,19(5):-

5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4):-

6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MDT)共识意见(草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5(12):-

7浙江省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专家共识[J].浙江医学,,39(14):-

8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5(1):4-7

9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57(9):-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4):-

11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5):-

1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31(10):-

13刘丽宏.解密朝阳之临床用药思维构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6-17,50

14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11):-

15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54(5):-

16陈新谦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7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全科医学,,17(5):-

18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3(5):-

19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脂管理规范(版)[J].器官移植,,10(2):-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qinghua-mari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zd/14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