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时间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二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二)新一期小编为同学们呈现切开,止血,缝合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希望亲爱的同学们受益匪浅,熟能生巧…四、切开(一)、目的切开是进行外科手术的必须步骤,也是解剖人体内部组织的常用方法。切开主要包括皮肤的切开和其他组织的切开。(二)、适应症1.手术需要;2.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3.深部经穿刺证实有脓肿;4.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切开。(三)、准备工作1.洗净局部皮肤,需要时应剃毛;2.器械准备:手术室器械或脓肿切开引流包、手套、治疗盘;3.在预定的切开位置沿预切线切开。(四)、操作方法1.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2.浅部脓肿: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2)用尖刀刺入脓肿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到达脓腔边缘;3)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于排脓。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腔两侧切开做对口引流;4)填入蓬松湿盐水纱布或碘伏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3.深部脓肿: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2)切开之前先用针吸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之敷料后,轻轻取出,改换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6)术后作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数量。(五)、注意事项1.手术刀选择适当:不同部位切开时应选择大小型号适当的手术刀。2.执刀方法正确:持笔式、指压式、反挑式、3.运刀得当:切入皮肤时,一般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刀均匀、不可偏斜,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性切开,不宜多次切割和斜切。切开带毛发部位时,应顺毛根方向切入,以减少术后秃发。切开时用食指拇指固定切口部位,必要时可由助手协助固定皮肤。4.注意保护切口:腹部或其他较大切口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为了减少切口污染或手术时间较长可将无菌巾或纱布垫固定于皮下组织。5.防止损伤正常组织:对于体形较瘦者,避免用力过大,以防切入过深伤及深部组织或器官,重要部位更要仔细,防止“滑刀”和“偏刀”。(六)、禁忌症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五、止血(一)、目的防止或减少创伤和手术,组织的切开、解剖、组织和器官的切除过程中的出血。(二)、适应症1.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2.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如肝破裂、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等;3.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三)、准备工作1.急救包、纱布垫、纱布,三角巾、四头带或绷带2.橡皮管、弹性橡皮带、空气止血带、休克裤等;3.气囊导尿管、三腔二囊管、注射器;4.生理盐水及必要的止血药。如疑血酶、去甲肾上腺素等。(四)、操作方法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常可指压颓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常可指压镇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常可指压股动脉、胭动脉、胫动脉。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咏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臃关节,井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医院。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刨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韶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作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时措手不及。5.钳夹止血:对于明显的血管活动性出血,用血管钳尽可能准确的钳夹,一般数分钟后即可止血。适用于皮下组织内小血管的出血。注意钳夹时不应夹住周围过多组织,并注意钳子的尖端朝下。6.结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的出血或钳夹止血效果不好时。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血管钳钳夹出血点,注意使钳的尖端朝上,便于结扎。然后将线绕过钳下的血管和少许周围组织,结扎止血。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血管钳钳夹血管及少许周围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缝扎。对较大的动脉血管,通常采用双重结扎止血。7.电凝止血:用于小血管的止血。利用高频电流的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碳化。可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通电止血,也可用单极或双极电凝镊直接钳夹住出血点止血。8.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各种类型: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2)弹性橡皮带(驱血带);用宽约5cra的弹性橡皮带,拾高患肢,在肢体上重迭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五)、注意事项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盅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mmHg),下肢以66.7kPa(mmHg)为宜。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腋、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六)、禁忌症1.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2.特殊感染截肢不用止血带,如气性坏疽截肢。3.凡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止血带或休克裤。“六、缝合(一)、目的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二)、适应症1.手术切口;2.新鲜创伤伤口。(三)、准备工作1.器械准备:消毒钳、持针器、镊子(有齿及无齿)、缝合线、剪刀、引流条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水、纱布、棉垫、绷带、胶布、75%酒精等。2.手术者洗手,戴手套。(四)、操作方法1.进针:左手执镊,提起组织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缝合时用腕部及前臂的外旋力量转动持针钳,使缝针进入。注意镇与被缝合组织呈垂直方向。2.出针:针体的前半部分穿过被缝合组织后,即可用镊或钳夹住针体沿针体弧度方向向外拔出。3.结扎:将缝针拔出后使组织创缘对合,然后进行结扎。(五)、注意事项1.组织分层对合:分层对合是达到最佳愈合的前提。2.缝合方法选择得当:不同的组织器官有不同的缝合方法,,选择适当的缝合方法是做好缝合的前提条件。3.操作正确:进针、出针、缝线走形、缝合深度、缝合的外翻和内翻等,必须根据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符合相应的要求。4.针距边距适当:必须根据不同的组织情况决定针距和边距的大小,并做到均匀一致,过密或过稀都不利于组织愈合。在保证创口良好闭拢的前提下,缝线越少越好。5.缝线选择适当:不同组织的缝合选择不同的缝合材料,才能达到缝合严密、牢固,术后恢复满意。6.结扎张力适当结扎过紧,会造成组织缺血坏死,造成感染或脓肿。结扎过松,遗留死腔,形成血肿或血清肿,招致感染影响愈合。(六)、禁忌证污染严重或已化脓感染的伤口不宜一期缝合,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望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洪荒之力将这一期的内容铭记于心,下一期我们同一时间再见!”







































治疗白癜风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zd/17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