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指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海绵窦是人体内唯一的一处动脉通过静脉的结构,又因为高发几率的颅脑外伤,故海绵窦区极易发生动静脉瘘。自年Serbinenko首次报道以可脱球囊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获得成功,随着医学影像的飞速发展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30多年来栓塞技术的不断完善,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病因:因外伤引起者占75%以上,如颅底骨折撕裂、骨片刺破、异物穿通伤、火器伤;其他因素可发生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如动脉瘤破裂、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妊娠期间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不同的病因会导致治疗过程和效果的不同,如脑外伤颅底骨折引起者,容易造成球囊破裂。自发性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往往不止1个,称为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有的颈外动脉也会参与,有的累及双侧颈内动脉,这样会给治疗带来难度。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主要是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眼征,尤其是加上有颅脑外伤史即可确定诊断。头颅CT、MR可发现突眼,海绵窦显影增强或眼静脉增粗,可作为辅助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下:
(1)搏动性突眼(文献95%以上),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
(2)震颤与杂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休息,这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以杂音消失为标准;
(3)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由眼静脉的回流受限造成,是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
(4)眼球运动受限(不多见),是因为通过海绵窦的颅神经受压所致;
(5)视力减退;
(6)神经功能障碍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伤的早期出现,与外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7)致命性鼻出血,可能与假性动脉瘤有关。治疗: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眼球回缩及防止脑缺血或出血是治疗的主要目标。由于开颅手术的繁琐和导致并发症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或解剖治愈,医院目前比较普遍的是采用血管内治疗。一般栓塞治疗后,颅内杂音立即消失,数小时后结合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其后眼球突出可逐渐恢复正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应是闭塞瘘口而又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恢复解剖治愈。年Debrun报道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0%。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作者:介入医生焦德超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