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化效应:冲击波在人体组织中传导时,一些微小:气泡会产生微喷射流,并伴有气泡急速膨大现象,产生空化效应(CavitationEffect),利于疏通微细血管,加速治疗部位的微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
成骨效应:冲击波携带能量和方向性,可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拉应力可促进软组织见松解,裂解硬化骨;压应力可增加细胞摄氧,促进组织血管生长,改变成骨细胞增生、分化,从而愈合,起到成骨作用。
代谢激活效应:通过对病变组织的作用,促进患处血供增加,带来新的生长因子并诱导干细胞转为正常的组织结构,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减轻患处的炎症反应,减低水肿加速康复。
镇痛效应:高强度冲击波对神经末梢组织产生超强刺激,使神经敏感性降低,无法传导疼痛信号。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的改变而释放抑制疼痛物质,提高疼痛阈值,从而缓解疼痛。
EMS冲击波的适应症
1、软组织慢性损伤疾病,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
2、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肌肉拉伤、神经损伤、神经痛、伤口不愈合、骨坏死性疾病(月骨坏死、距骨坏死、舟状内坏死、股骨头坏死)等。
3、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症相关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
4、其他科疾病:糖尿病足、前列腺增生、慢性盆腔炎、皮肤病、烧伤、美容减脂、塑型等。
EMS体外冲击波治疗注意事项
1.治疗周期:每周治疗1次,一个疗程3-5次。建议您在治疗周期内调整好作息时间,能够坚持按时进行治疗。
2.治疗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疼痛耐受量不同,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请您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告知您的疼痛感受,医生会根据您的反馈作出相应的调整。
3.治疗后的几天内,您可能会感到冲击部位的红热肿胀不适。这是因为局部组织正进行创伤修复,属于正常现像。建议您在治疗后2-3天内,局部使用冰敷治疗,每天2-3次,症状基本几天内即可消失。
4.一个疗程结束后的间歇期,请您尽量减少运动或者治疗局部的猛烈发力。一般需要休息3-4周,使治疗部位充分愈合。
5.治疗周期完成后,建议您积极参与随访工作,定期来门诊复诊。我们会指导您后续的康复事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概述
Myofascialpainsyndrome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是一种慢性的肌肉疼痛。疼痛一般以肌肉上的某些敏感位点(称为触痛点或压痛点)为中心,扩散至周围的肌肉。肌筋膜疼痛症往往会持续或恶化,而且可发生在很多不同的部位,引起头痛、下颌痛、脖子痛、腰背痛、骨盆疼痛、手臂和腿部疼痛等。
痛点分布
病因及诱因
病因:
慢性劳损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
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
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
诱发因素:
(1)外伤史。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伤史。肌肉、筋膜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迁延日久而致病。
(2)久坐久站。长期单一姿势工作者不少患者虽没有明显急性外伤史,但因长时间坐班少活动;或因工作姿势不良,长期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或因工作紧张,持续性负重,过度劳累等,迁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风寒湿邪,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迁延日久而致病。
(4)抵抗力低下或者发育畸形患者体弱,免疫功能不强;或是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质增生)诱发。
临床表现
肌肉疼痛。
疼痛可持续或恶化。
肌肉僵硬。
受累肌肉附近的关节变得僵硬。
受累肌肉感觉很紧,就像打了个结似的,而且对触碰很敏感,一碰就疼。
“不流血的手术刀”
冲击波治疗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振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极度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可引起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发生跳跃式改变。
空化效应是冲击波独有的特性,它有利于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松解关节组织的粘连;冲击波对轴突进行强刺激时可以产生镇痛作用;当体外冲击波作用肌腱组织后,可以刺激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表达,诱导产生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组织修复。因此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定位精准、操作安全、患者易接受、疗效显著的特点,为我们临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治疗中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