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国医院肿瘤内科赵明芳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1岁,年7月以“体检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1周”为主诉就诊。

一般情况:身高cm,体质量66kg。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无肿瘤家族史。每日吸烟20支,20年吸烟史;每日饮2瓶啤酒,20年饮酒史。

辅助检查:肺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

治疗过程

因考虑患者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符合手术指征,年7月患者于我院胸外科行右肺中叶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病理诊断为:右肺腺癌(pT2aN2M0,ⅢA期)。术后于外院行辅助化疗和放疗,病情稳定,未见明确复发及转移。年7月,原手术瘢痕上出现1.5cm×1.5cm质硬、活动度较差、无触痛包块,于我院行胸壁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腺癌结节(中低分化)。术后于我院化疗科行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完成后复查肺CT:双肺多发结节影,转移瘤可能性大。年10月行二线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皮下包块仍呈进行性增大,考虑疾病进展。年2月开始三线吉西他滨+洛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病情缓解,患者拒绝继续行静脉化疗。年5月,患者转入肿瘤科治疗,拒绝做基因检测,尝试采用四线伊立替康单药化疗,并于我院胸外科行胸壁包块第二次切除。术后化疗4个周期,右侧腋窝淋巴结较前明显增大,可触及质硬、活动度较差、触痛(+)包块,提示疾病进展。年9月行五线长春瑞滨+替吉奥方案化疗4个周期。颈部淋巴结超声提示:右侧锁骨下窝新发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3cm×1.0cm,周边及内部可见条状血流。年2月行六线长春瑞滨+阿帕替尼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颈部淋巴结超声提示:右侧锁骨下窝见淋巴结,大小约0.8cm×0.3cm,回声减低,未见髓质结构,未见血流显示。服用阿帕替尼1周后,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停药5d后,改为隔日1次mg口服。患者偶有头痛,考虑为长春瑞滨与阿帕替尼的叠加作用。于是停用长春瑞滨,改为单药阿帕替尼mg隔日1次治疗至今,病情缓解。

讨论与分析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目前已经从化疗药物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化疗与新型靶向药物相结合的阶段。相对化疗药物而言,分子靶向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微,患者更容易耐受。本病例中,患者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后,首先行肺中叶切除、纵膈淋巴结廓清术,然后配合辅助性化疗+放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1年后肺癌复发,行首次胸壁肿物切除术后,在化疗科给予一线、二线、三线化疗,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之后转入肿瘤科,但患者拒绝进行基因检测,因此无法根据基因检测情况个体化用药,尝试给予四线、五线化疗,病情仍然持续进展,最终采用长春瑞滨+阿帕替尼联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图1),无进展生存期达6个月,患者存活至今。本病例表明,阿帕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明显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为口服制剂,方便应用,对于化疗无法控制进展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新的优选药物和治疗方案。阿帕替尼最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被证实安全有效,其用于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都在进行之中,其中治疗肺癌和肝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均在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报告,目前Ⅲ期临床研究已全面展开,结果值得期待。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欢迎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zz/6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