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怎么治ldquo多模式治疗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纤维肌痛或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中枢敏感综合征,普遍表现为肌肉骨骼疼痛,常伴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其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辅以非药物治疗。但现有治疗药物疗效有限,因此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的“多模式”方法值得尝试。

8月3日,意大利风湿病学会发布纤维肌痛诊疗指南,本文节选FMS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进行编译解读,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

药物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建议汇总:

证据水平/推荐等级:绿色[1/A]、蓝色[5/D]

医生应根据患者症状制定用药方案,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5/D)。药物治疗应在低剂量下开始,再逐步增加剂量,以减少耐受不佳和产生副作用等情况(5/D)。若患者病情复杂,对药物治疗应答不佳,建议采用“多模式”方法,即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身体治疗等非药物治疗(1/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阶梯止痛量表,扑热息痛对部分FMS患者有效;医生应了解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和引起毒副作用的剂量(5/D)。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可用于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应答的中-重度疼痛患者(1/A)。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应答,特别是药物依赖性副作用或行为障碍(5/D)。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不建议使用阿片类药物,特别是对于用药后症状未见改善的患者(5/D)。

普瑞巴林等抗惊厥药,可有效缓解FMS患者的疼痛;同样,治疗应尽可能从低剂量开始,随后逐渐增加剂量,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不良事件的发生(1/A)。

FMS的治疗可选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或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1/A)。

还可考虑使用环苯扎林(1/A)和大麻素类物质(3/C),尤其是对于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

非药物治疗建议

非药物治疗建议汇总:

证据水平/推荐等级:绿色[1/A]、橙色[3/C]

非药物治疗应作为FMS治疗的一部分(1/A)。医生应鼓励患者遵循规律的生活方式,通过增加体育活动和/或通过“多模式”方法维持或改善肢体功能,并促进患者自我管理(4/D)。医生应告知患者FMS相关心理问题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3/D),并建议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或咨询(5/C)。

FMS应考虑物理治疗,如有氧抗阻训练、力量训练、水上活动等(1/A)。

可考虑的心理治疗包括:A)行为认知治疗和作业疗法,包括患者教育(1/A);b)催眠、引导性想象或治疗性写作(3/C)。

可考虑的非常规治疗包括:气功、瑜伽、太极等冥想运动(1/A)、基于正念的减压和放松训练(需结合体育锻炼)(1/A)、针灸(1/C)。

除了治疗相关建议,指南就随访与疗效评估也提出了指导建议,如在疾病初期阶段/病情稳定前,患者应定期复查;治疗有积极疗效时才可继续治疗;为患者提高适当的康复训练等。总之,希望借助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以改善FMS患者的现有治疗。

附表:证据水平/推荐等级标准

下载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hl/14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