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可试用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此药虽然临床应用多年,但由于是用于治疗HIV感染的专科药,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并不熟悉此药。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和药师便捷了解此药,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安全合理试用此药,团队组织药师们全面收集和分析参考资料,共同讨论并编写这份简明用药核心信息。
经过16个版本的反复讨论、逐字修订,今天终于定稿,推送出来供医务人员参考。
讨论群截屏参与编写的药师:张家兴牟金金冀连梅朱莹任耘郭珩周彦菲何洪静袁晓安李晋
其他参与讨论的药师:边原邓昂刘莉
国家卫健委回应抗疫新药进展:正开展临床试验
截至今天(2月3日),无论中国、美国还是泰国,临床都没有确认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临床筛选了一些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在进行临床研究和试用,包括本品。
本品为临床试用的处方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疗效尚待科学评价。本文仅供医务人员参考,普通公众切勿自行用药。
?基于当前有限的证据,该药作为抗病毒药物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有效,对于临床评估适宜的患者,建议尽早使用。
?常规用药建议: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疗程不少于10天。
?特殊人群用药建议:儿童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孕妇和老年人剂量可考虑调整。
?重度肝功不全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太可能清除药物。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低血压、肝功能损害、皮疹(儿童常见)等。严重不良反应为致命性胰腺炎等。
?本品几乎仅由CYP3A同功酶代谢,故药物相互作用多,联合用药时需注意相互作用。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1、口服片剂:mg洛匹那韦和50mg利托那韦2、口服片剂:mg洛匹那韦和25mg利托那韦3、口服溶液:每ml含80mg洛匹那韦和20mg利托那韦1、本品适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SARS的治疗[1]。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提到可试用。在《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中提到可考虑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弱推荐),且应尽早使用[2-3]1、对本药中所包含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2、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3、本药禁止与那些高度依赖CYP3A清除且血药浓度升高后可能引起严重或危及生命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包括:胺碘酮、夫西地酸、特非那定、喹硫平、鲁拉西酮、双氢麦角胺、麦角新碱、麦角胺、甲基麦角新碱、西沙必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咪达唑仑、三唑仑、秋水仙碱(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阿夫唑嗪、决奈达隆等。4、本药禁止与CYP3A诱导剂(如圣约翰草、利福平)联用,以免引起洛匹那韦的血浆浓度降低,进而降低药物的临床疗效。成人剂量: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口服。疗程:不少于10天[2]片剂服用不受进食的影响,但需整片吞服[4],不可咀嚼或掰开,否则药效降低。口服液须与食物一起服用。1、儿童:参考HIV治疗,最小适用年龄为6个月(超中国药品说明书用药),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最大日剂量≤mg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见表1。表1儿童剂量换算人群特征剂量用法6月≤年龄<18岁体重<15kg每次洛匹那韦12mg/kg(利托那韦3mg/kg)或每次洛匹那韦mg/m2(利托那韦57.5mg/m2)Bid6月≤年龄<18岁15kg≤体重≤40kg每次洛匹那韦10mg/kg(利托那韦2.5mg/kg)或每次洛匹那韦mg/m2(利托那韦57.5mg/m2)Bid6月≤年龄<18岁体重>40kg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口服溶液剂型更适合儿童。注意:当无口服溶液剂型时,一项研究[4]提示可用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50mg,Bid作为儿童标准剂量。2、妊娠期妇女:妊娠药物分级为C级。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且产后无需剂量调整,禁止使用口服液。*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围产期指南[5]中建议:在孕14周后,常规剂量可能达不到有效浓度,可考虑调整剂量为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或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注意:由于片剂不可掰开服用,因此调整剂量时,需使用较小规格的片剂mg洛匹那韦/25mg利托那韦进行调整。)3、哺乳期妇女:服药期间需暂停母乳喂养。4、老年人:无相关证据文献。*一项个案报告提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常规剂量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全身肌肉疼痛及代谢性骨病等不良反应,建议调整剂量为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75mg[6]。(注意:由于片剂不可掰开服用,因此调整剂量时,需使用较小规格的片剂mg洛匹那韦/25mg利托那韦进行调整。)5、肝功能不全:依据Child-Pugh对肝功能的分级,A级使用常规剂量,B级使用时须谨慎,缺乏相关推荐证据,C级禁用。6、肾功能不全:因本药经肾脏的清除率极低(<10%),故可按照常规剂量治疗。由于该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8-99%),故不太可能被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1、十分常见(发生率10%):(1)皮肤黏膜:皮疹(儿童12%;成人≤5%);(2)内分泌及代谢:血清甘油三酯↑(3%-36%)、高胆固醇血症(3%-39%);(3)胃肠道:腹泻(7%-28%)、味觉障碍(儿童22%;成人<2%)、呕吐(儿童21%;成人2%-7%)、恶心(5%-16%)、腹痛(1%-11%);(4)肝:ALT↑(3/4级:1%-11%)、γGT↑(10%-29%);(5)呼吸:上呼吸道感染(14%)。2、常见(发生率1%-10%)(1)心血管:低血压(≤3%);(2)中枢神经系统:疲劳(8%,包括虚弱)、头痛(2%-6%)、焦虑(4%)、失眠(≤4%);(3)皮肤黏膜:皮肤感染(3%,包括蜂窝组织炎、毛囊炎,疖);(4)内分泌及代谢:高甘油三酯血症(6%)、高血糖(≤5%)、高尿酸血症(≤5%)、血钠变化(儿童3%)、体重↓(≤3%);(5)胃肠道:血清淀粉酶↑(3%-8%)、消化不良(≤6%)、血清脂肪酶↑(3%-5%)、胃肠气胀(1%-4%)、胃肠炎(3%);(6)血液学和肿瘤学:血小板↓(3/4级:儿童)、中性粒细胞↓(3/4级:1%-5%);(7)肝:血清AST↑(3/4级:2%-10%)、肝炎(4%,包括AST↑、ALT↑和γGT↑)、血清胆红素↑(儿童3%;成人1%);(8)过敏反应:过敏(3%,包括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9)神经肌肉和骨骼:虚弱(≤9%)、肌肉骨骼疼痛(6%);(10)呼吸:下呼吸道感染(8%)。1、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用药期间需警惕胰腺炎的复发,且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的患者发生胰腺炎的风险增加。如果出现胰腺炎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需停药。2、有潜在肝病(乙肝或丙肝)、肝功能损害或肝酶明显升高的患者肝毒性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如AST、ALT、γGT),如果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需停药。3、伴有潜在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或者传导系统异常,或者那些正在使用其他已知会延长PR间期药物的患者用药时应谨慎。伴有先天性长QT综合征、低钾血症和/或正在使用其他延长QT间期药物(如氯苯那敏、奎尼丁、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氟喹诺酮类、三唑类抗真菌药物)[7]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若需使用,应进行心电监护。4、应定期监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对于基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较高以及有血脂异常病史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谨慎。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如加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对血脂异常进行处理。5、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乳酸和电解质水平。6、伴有血友病(A型或B型)的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包括自发性皮肤血肿和关节积血,需要额外补充凝血因子VIII。7、口服溶液剂型的辅料中含有高浓度的酒精,需警惕双硫仑反应。1、由于本品是CYP3A的抑制剂,与那些高度依赖CYP3A清除、且浓度升高后可能引起严重或危及生命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时注意:(1)不推荐合用的药物:替拉那韦/利托那韦、利伐沙班、沙美特罗、阿托伐他汀。(2)需降低剂量合用的药物:马拉韦罗(每次mg,Bid)、曲唑酮、伊曲康唑(不建议使用mg/天剂量)、利福布汀(每次mg,每周三次/两次)、氟替卡松丙酸酯或布地奈德(减少剂量或更换为倍氯米松)。(3)需谨慎合用的药物:芬太尼、地高辛(因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苄普地尔、全身用利多卡因和奎尼丁、克拉霉素(特别是肾功能不全CrCL30ml/min的患者)、大多数酪氨酸激酶抑制(包括达沙替尼、尼洛替尼、长春新碱、长春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环孢素、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波生坦。2、本品与CYP3A诱导剂合用时:(1)需增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剂量的药物:依非韦仑或奈韦拉平(每次洛匹那韦mg/利托那韦mg,Bid)。(2)需谨慎的药物: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地塞米松。3、其他合用:(1)不推荐合用的药物:福沙那韦/利托那韦或福沙那韦。(2)需谨慎的药物:华法林(监测INR)、苯妥英(TDM)、丙戊酸(TDM)、拉莫三嗪(TDM)、伏立康唑(TDM)、美沙酮(TDM)、瑞舒伐他汀、乙炔维二醇、安非他酮。针对这个药搜集的12份参考文献,我们帮大家整理好了,想要查看的医务人员请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