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集中爆发,幼儿园停课去医院排队不如

最近这几天,微博上、朋友圈都被儿科急诊的“壮观”场面刷屏了——

“前方还有多位病人”还真不是个例,我们周围有个小伙伴就真切地体验了一把深夜儿科的景象——

很多孩子“大病不犯,小病不断!”最近,气温骤降,这些孩子也过早地进入了“生病模式”。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冒冒失失给孩子各种吃药再输液,完全忽视培养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今天飞龙(ID:c)就跟大家说说抵抗力问题,做好预防和增强孩子抵抗力才是王道。

总感冒、发烧是不是抵抗力低?1不得病的孩子永远没有抵抗力

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不足6岁的孩子,生病的次数比成人要多一些。这并不代表抵抗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儿童的发育还没有成熟,对病菌的防御不如成人。

抵抗力是宝宝身体在与外界致病因子斗争中不断强大的,因此,宝宝生病,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

2抵抗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临床上一般以孩子在一年中患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来判断孩子的抵抗力强弱。以下情况,可能说明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弱:

2岁以下的孩子在一年中上呼吸道感染超过了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了2次;

2~5的孩子一年中上呼吸道感染超过了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了2次;

14岁以下的孩子一年中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了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了2次。

感冒初期就吃抗生素,不但无效,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治感冒常犯的4个错误

迷信输液

十分危险

感冒输液往往输注的是抗生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疗效迅速,但风险也很大,不良反应迅猛。

静脉滴注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比口服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对多数感冒而言,口服药物就能较好地控制症状,不建议输液。

成分选错

效果有限

感冒药的成分不同,相应的功效有很大区别。

举例来说,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感冒引起的疼痛、发热;伪麻黄碱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鼻塞;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减轻流涕、打喷嚏;右美沙芬用于止咳。

如果没有根据症状选药,很难控制病情。

重复用药

伤害肝肾

很多复方感冒药成分类似,如果为了更快康复,就重复用药,或超量、超频次服药,很容易伤害肝肾。

小儿肺炎

冬天,不少儿童易患感冒。普通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支气管肺炎。

二者症状相似,一些父母习惯按照症状自行给孩子服用感冒药,不见医院,很容易延误病情。

普通感冒出现的打喷嚏、流涕、咳嗽、发烧等症状,轻者持续三五天,重者一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

如果发现孩子病情不见减轻,并且精神不振、没有食欲、呼吸加快,就应当考虑有发展成肺炎的可能性。

半岁以下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30~40次,如果超过40次甚至达到50次,父母应立即带孩子就诊。

1岁左右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在30次左右为正常,超过就有患肺炎的可能。

1岁以上的儿童正常呼吸为每分钟二十几次。

一旦有呼吸频率过快的症状,应考虑为小儿肺炎。

感冒发展成肺炎的具体时间一般很难预料,慢的在感冒两三天后出现,快的一天内就会出现变化,父母应高度警惕。

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1注射疫苗

现在最主要提高抵抗力的方法是注射疫苗。

疫苗会让孩子的体内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对抗特定的病毒、细菌,使危险性降至最小。因此,家长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注射疫苗。

2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是孩子提高抵抗力的第二大方法。

相关阅读??流感大爆发!有什么办法让我的孩子不生病吗???

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家长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yf/15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