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fasciitis)又称纤维织炎(fibrositis),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的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触摸疼痛部位,有可能触摸到较硬的肿块或条索状结节,触摸、按压时可能引起疼痛加重。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筋膜炎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筋膜炎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
1.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背部出现广泛的疼痛、酸胀、沉重、麻木、肌肉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可向上臂等部位放散。
2.腰背肌筋膜炎
由于精神紧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原因,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继而出现腰背部疼痛。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1.颈肩肌筋膜炎
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麻木感、沉重感、活动受限,并且可能向上肢及背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患处肌肉僵硬、压之酸痛或触及条索状物。
在早晨醒来、天气变化明显或受凉后,疼痛症状可加重,轻微活动后可减轻疼痛。
2.腰背肌筋膜炎
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酸胀、疼痛,尤其在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还可有肌肉僵硬或紧张,按压时有压痛,触摸时可能触摸到条索状或结节。
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且可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
疼痛一般在晨起严重、白天较轻、傍晚时又加重。
3.足底筋膜炎
主要表现为下床站立后或休息后再次走路时,出现足跟部的疼痛与不适症状,活动后可自行缓解,但走路时间长或较剧烈活动后,疼痛会再次加重,甚至有针扎样疼痛感向脚前部发散,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如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常为首选药物,可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解除痉挛药物:局部肌肉紧张疼痛的患者,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
2.拉伸训练
可以对发生筋膜炎的部位进行拉伸训练,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筋膜压力,如通过弹力球辅助、在台阶上踮起脚后跟等放松肌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拉伸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3.物理治疗
如热疗、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体外超声治疗等,对疼痛缓解有不错的效果。
4注射治疗
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首选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可以将抗炎药物直接运用到炎症部位,尤其是影像学引导下,更是可以将抗炎药物注射到肌肉筋膜层,绝大部分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经医生判断有必要、有条件行手术治疗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该病最后的选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选择。
医院腰腿痛中心医院骨科合作,以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及各种慢性疼痛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