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不容忽视。笔者在最近半年来的市场服务中发现,猪的丹毒杆菌病卷土重来,先后在湖南的郴州、江西的宜春、四川、等地发生流行,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丹毒杆菌与蓝耳病、猪瘟伴发,成为种猪、生长肥育猪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养殖户却还没有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往往发生误诊。该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所以要对该病重新认识,加以重视。
导致猪丹毒卷土重来的原因
圈舍潮湿肮脏,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突然更换日粮;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摄入粪便;病毒感染,尤其是蓝耳病和流感;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温度突变、夏季高温;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尤以夏季高温炎热、多雨时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人工感染的一般为3天—5天,最短的只有24小时,最长的可达7天。
防控措施
预防和疫苗接种: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要注意水源的消毒,包括冲栏用水,可用优绿环净按1∶倍稀释,对全场进行环境消毒;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加强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加强猪舍周边杂草及杂物的清理以及消毒,做好灭蝇灭蚊工作,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注意病猪和病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提高警惕,平时仔细巡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猪场的种猪或中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万单位/头做治疗性诊断。
治疗:本病首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发病猪为急性型,应采用短效青霉素大剂量注射,万单位—万单位/头(即3支—4支/头),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注射长效青霉素,两天一次,连续三次。全群用均崩2Kg+富乐克g/吨水,连续使用7天—10天。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不疼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