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 猪丹毒的流行季节具有一定特点

据word等(1981)和shuman(1971)报道,除猪外至少可在50种野生哺乳动物(其中约半数是啮齿类)和30种野禽体内分离出丹毒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动物都可成为传染源,牛、马、狗和猫也可成为潜在的带菌者

2.传染源 病猪和病愈猪以及健康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徐克勤(1984)报道江苏的鸡带菌率为10.96%,鸭为81%,鹅为97%,傅启勇(1985)报道,湖南鸡的带菌率6.1%,水生动物为12.5% - 61%,由此可见禽类和水生动物也是应重视的传染源

5.潜伏期 猪丹毒的潜伏期,人工感染实验,最短24h,长的可达9d,一般3- 5d

4.流行特点 猪丹毒的流行季节具有一定特点,虽然一年四季均发生,但在北方地区,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秋季以后逐渐减少,而在南方地区,往往冬、春季节也可形成流行高潮,本肛门脓肿手术病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传染,有时也发生暴发流行

3.传播途径 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心、肾、脾和肝,以心、肾的含菌量最多,主要经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健康带菌猪主要在扁桃体和回盲口的腺体处,也可存在胆囊和骨髓里,健康猪扁桃体的带菌率为24.3%- 70.5%由此可见,病猪场和没发生过猪丹毒的猪场,都可有一定比例的带菌猪(300/c - 50%)病猪、带菌猪以及其他带菌动物经粪尿排出猪丹毒杆菌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猪舍等,使易感猪通过饮食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本病亦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场的废料、废水、食堂的残羹和腌制、熏制的肉品等常常引起本病的发生,据有关报道,鱼粉、碎肉中曾多次检出过眶组词本菌

1.易感动物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3-12个月龄最为敏感,哺乳猪亦可发生,牛、羊、狗、马和鸡、鸭、鹅、火鸡、鸽、麻雀、孔雀等也有病例报告人感染本病时称类丹毒猪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丹毒易感性降低,但一岁以上的猪甚至基础母猪和哺乳仔猪也有发病死亡的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yf/4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