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什么是屈光不正?
我们日常似乎经常会听说“屈光不正”,或是在自己就诊时又或是带孩子前往眼科进行常规检测后被告知“屈光不正”了。那么,您是否真正理解了何为“屈光不正”呢?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医院视力保健中心候诊大厅一角
临床表现1.近视
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他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2.远视
远视眼的视力,由其远视屈光度的高低与调节力的强弱而决定,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一般无症状,这样的远视称为隐性远视,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因而远、近视力均不好,这些不能完全被调节作用所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隐性远视与视之总合称为总合性远视,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视力疲劳症状。
3.视力疲劳症状
指阅读,写字或作近距离工作稍久后,可以出现字迹或目标模糊,眼部干涩,眼睑沉重,有疲劳感,以及眼部疼痛与头痛,休息片刻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此种症状一般以下午和晚上为最常见,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有时尚可并发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麦粒肿反复发作。
4.散光
屈光度数低者可无症状,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
如何检查1.主观检查法
(1)根据视力检查初步分析判断屈光性质法。
(2)插片验光法。
(3)交叉柱镜及散光矫正器验光法。
(4)云雾法。
(5)散光表验光法。
(6)针孔片及裂隙片检查法。
(7)激光散斑图法。
2.客观检查法
(1)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2)视网膜镜检查法。
(3)带状光检影法。
(4)角膜计。
(5)自动验光仪等。
焦点答疑老花眼,属于屈光不正吗?
老花仅属于生理现象,当然不属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部分伴有老视现象,因此往往易被普通群众所误解。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既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已有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里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吧!
(本文内容经视力君整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