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匹尼罗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盐酸罗匹尼罗

RopiniroleHydrochloride

药理分类

盐酸罗匹尼罗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opamineAgonist),增强多巴胺的作用,矫正中枢神经传导素的不平衡,解除症状并维持病人的自主性与活动力。

储存方法

室温保存。

25℃以下干燥处保存。

适应症

与左旋多巴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用于治疗中至重度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RLS)。(FDA批准适应证)

用法用量

1、片剂:

(1)采用剂量递增疗法,以获得最佳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初始剂量为一次0.25mg,一日3次。根据疗效每周增加一次剂量:第1周,一次0.25mg,一日3次;第2周,一次0.5mg,一日3次;第3周,一次0.75mg,一日3次;第4周,一次1mg,一日3次;第4周以后,如需要,可每周将日剂量增加1.5mg,直至日剂量达9mg;随后每周将日剂量增加3mg,直至最大日剂量24mg。

(2)如需停用本药,应在7日内逐渐停药,前4日将用药频率从一日3次减为一日2次,后3日减为一日1次。

(3)中断本药治疗后,再次用药时仍需采用剂量递增疗法。

2、缓释片:

(1)根据耐受性和有效性对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维持剂量为有效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初始剂量为一次2mg,一日1次,连用1周;第2周将剂量增至一次4mg,一日1次;如一日4mg不能有效控制或维持症状,可每隔1周或更长的时间将日剂量增加2mg,直至日剂量达8mg;如一日8mg仍不能有效控制或维持症状,可每隔2周或更长的时间将日剂量增加2-4mg,直至最大日剂量24mg。

(2)如需停用本药,应在7日内逐渐停药。

(3)中断本药1日以上时,需考虑根据剂量调整方案重新给药。

3、本药与左旋多巴联用时,左旋多巴的剂量应酌情逐渐减少。如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运动障碍或其他多巴胺能反应,应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

1、速释片:

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Ccr)为30-50ml/min]者无需调整剂量。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次0.25mg,一日3次,随后根据耐受性和有效性递增剂量,最大日剂量为18mg;透析后无需补充给药。

2、缓释片:

中度肾功能损害者无需调整剂量。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次2mg,一日1次,随后根据耐受性和有效性递增剂量,最大日剂量为18mg;透析后无需补充给药。

严重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本药可能引起精神病恶化,故此类患者不应使用本药。

不良反应

1、全身表现:

少见-蜂窝织炎、周围水肿、发热、类流感症状、腹部增大、心前区疼痛、非特异性水肿;罕见-腹水。

2、心血管:

少见-心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绞痛、传导阻滞、心脏骤停、心脏扩大、动脉瘤、二尖瓣缺损;罕见-室性心动过速。

3、中枢/外周神经系统:

常见-神经痛;少见-非随意性肌肉收缩、肌张力亢进、发声困难、共济失调、锥体外系异常、偏头痛、手足徐动症、昏迷、失语、抽搐、肌张力减退、外周神经疾病、瘫痪;罕见-抽搐大发作、偏瘫。

4、内分泌:

少见-甲状腺机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甲状腺机能亢进。

禁忌症

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日常活动中易产生困倦:有报道罗匹尼罗治疗的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如驾驶车辆时)会出现困倦,而这经常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虽然许多患者称服用罗匹尼罗后有嗜睡表现,但并没有过度昏睡的先兆。据报道这些表现也可以到治疗1年后才出现。如果患者在白天日常活动中出现明显的困倦和嗜睡(如谈话、吃饭等),应该停用罗匹尼罗(见剂量和用法部分)。如果决定继续使用罗匹尼罗,患者应避免开车或其它危险的活动。目前还无法确定减少罗匹尼罗剂量就可以消除出现的困倦。

2、昏厥:早期帕金森氏病患者(未合用左旋多巴)和进展期帕金森氏病患者(合用左旋多巴)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昏厥,有时还伴有心动过缓。

3、症状性低血压:临床试验和临床经验显示,多巴胺激动剂可能影响血压调节,从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且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此外,帕金森氏病患者对体位改变的反应也较弱。因此,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帕金森氏病时要注意观察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尤其在提高用药剂量的时候,同时患者应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患者应忌突然坐起、躺倒和直立,尤其在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或治疗初期更须注意。

4、运动障碍:罗匹尼罗可以加重左旋多巴的副作用,使已有的运动障碍更加严重。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可以消除这种副作用。

5、肝脏和肾脏:轻度至中度的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30-50ml/min)无需调整剂量。由于还没有相关研究,所以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慎用罗匹尼罗。

6、撤药后的急性高热和意识错乱:虽然没有关于罗匹尼罗的报道,但在撤药、突然减量或改变治疗时会发生类似恶性神经综合症(体温升高、肌肉僵硬、意识改变、自发性不稳)的表现。

7、并发纤维化:有报道称一些患者使用麦角碱类多巴胺制剂后出现腹膜后纤维化、肺部侵润、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停药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并发症。

8、这些副作用与化合物的麦角结构有关,但是还无法知道是否非麦角碱类多巴胺激动剂也可以引起类似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

1、P作用:体外研究发现CYP1A2是罗匹尼罗代谢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服用了CYP1A2的作用底物或抑制剂就会改变罗匹尼罗的清除率,因此停止或使用CYP1A2强效抑制剂时应相应调整罗匹尼罗的剂量。

2、地高辛:罗匹尼罗(2.0mg,每天三次)联用地高辛(0.-0.25mg,每天四次)并不改变地高辛的药代谢动力学。

3、左旋多巴:罗匹尼罗(2.0mg,每天三次)联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并不会改变罗匹尼罗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罗匹尼罗(2.0mg,每天三次)和左旋多巴可以使左旋多巴的稳态Cmax增加20%,但AUC不受影响。

4、氨茶碱:罗匹尼罗(2.0mg,每天三次)联用氨茶碱(mg,每天两次,CYP1A2的作用底物)不改变罗匹尼罗药代谢动力学。此外,罗匹尼罗(2.0mg,每天三次)不会改变氨茶碱(5mg/kg,静脉注射)药代谢动力学。

5、群体分析表明服用司来吉兰、阿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布洛芬、噻嗪类药、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不会影响罗匹尼罗的清除率。

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引起的症状与罗匹尼罗的多巴胺能作用有关,要采取支持治疗、同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清除未吸收成份(如洗胃)。

特殊人群用药

动物试验证实罗匹尼罗可以影响胚胎发育,如致畸胎效应。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相关研究,故妊娠妇女服用罗匹尼罗应充分考虑到用药风险,权衡利弊。罗匹尼罗能抑制妇女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减少哺乳。大鼠试验显示乳汁中含有罗匹尼罗或它的代谢物,但还不清楚罗匹尼罗是否会通过人乳排泄。由于许多药物都通过人乳排泄,可能会对婴儿造成影响,所以妊娠妇女要考虑是否需要停止哺乳或使用罗匹尼罗。

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

65岁以上患者与65岁以下患者相比,罗匹尼罗的清除率降低30%,但因本药为剂量累加给药,逐渐加量,直到疗效满意而不出现毒副作用为止,故无需调整剂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ys/13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