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1,2,3,张超3,阿里穆斯1,2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2.中央民族大学医院,北京;
3.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目的:对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保肝利胆、降血脂降糖、止血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值得深入研究,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03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据最新考证,有关金银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晋《肘后备急方》中,名为“忍冬”。而金银花一名,首见于宋代《苏沈内翰良方》[2]。其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历代中医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皂苷类以及β-谷甾醇等。现就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金银花的药理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咖啡酸衍生物抗菌活性的发现,金银花开始受到中日两国化学家和药理学家的重视。近年来,中外学者对金银花及同属植物化学
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较多,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保肝利胆、降血脂降糖、止血等药理作用。
1.1抗菌作用迄今许多报道表明金银花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少数报告表明在体内也有一定疗效。如王青等[3]在探讨金银花提
取物抗菌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科代葡萄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在37.5~.0mg之间,同时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提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
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李平等[4]的实验也表明金银花水提物及各浓度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这4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另有金银花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于高浓度时抑制而于低浓度则促进其繁殖[5],1:8浓度的金银花水提液可以有效的治疗人工感染的鸡大肠杆菌病[6]等报道。张甜甜[7]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金银花各部位抗菌作用强弱顺序为:总异绿原酸>总绿原酸>总黄酮>总环烯醚萜,该结果为金银花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依据。至于抗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对细菌细胞内的核酸产生一定的作用,使得DNA复制和RNA合成无法完成,导致蛋白质的合成和表达发生变化,进而起到抑菌作用[8]。
1.2抗病毒作用研究表明,金银花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是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9]。当绿原酸浓度分别为0.05mg·mL-1、0.1mg·mL-1、0.4mg·mL-1、0.8mg·mL-1时,可分别体外抑制合胞病毒、柯萨奇B3型、柯萨奇B5型、腺病毒7型和腺病毒3型[10]。病毒敏感性实验表明:金银花醇提取液、水提取液、水超声提取液均能显著增强体外细胞抗腺病毒感染的能力,其中醇提取物抗病毒感染能力最强[11]。近来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还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显著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数,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具有减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变的作用[12]。此外,金银花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有显著的疗效[13]。
另据报道,金银花中含有的二咖啡酰奎宁酸(DCQ)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病毒DNA复制及DNA聚合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鸭肝病毒感染鸭的试验模型研究,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韦[14]。美国加州大学就DCQ对AIDS病毒HIV-1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DCQ对HIV-整合酶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DCQ极有可能成为开发抗HIV药物重要的先导化合物[15]。
1.3抗炎作用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鸡蛋清致大白鼠足趾肿胀炎症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法和外敷法观察金银花提取物对蛋清所致炎症反应的效
果,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蛋清引起的局部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炎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强,效果与地塞米松及皮炎平相当[16]。另有报
告金银花水提物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时还可显著降低渗出液中前列腺素(PGE2)、组胺(Histamine)、5-羟色胺(5-HT)与丙二醛(MDA)含量,但不影响肾上腺中VitC的含量,表明银花的抗炎机理与抑制炎性介质合成释放有关[17]。通过药效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金银花甲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最佳,药效指纹图谱抗炎相关成分除绿原酸外,尚有其它成分[18]。苏香萍等[19]研究表明了金银花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外用1mg/mL或灌服0.8mg/kg对二甲苯鼠耳炎症的抗炎活性与2.5倍量氢化可的松作用相近。
1.4解热作用金银花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对于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20g/kg金银花煎剂和银翘药对都具有明显解热作用,以银翘作用为强,而单用连翘未见明显作用。据谢新华等[20]报道,金银花能增加IL-1作用下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而减少IL-lβ作用下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并认为逆转L-1β引起的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可能为其解热机制之一。近来又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来研究金银花的中枢解热作用机制,认为金银花起解热作
用的另一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OAH神经元EP3的表达有关[21]。这与各种解热镇痛西药的退热机制不同。
1.5免疫功能调节金银花水煎剂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大鼠用金银花水煎剂灌胃2周后,巨吞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提高,当金银花用量达到2.5d/kg体重时,能增强机体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增强Thl细胞分泌IL-2、IFN-γ、TNF-a[22]。另有实验研究证明金银花0.5kg/L和1kg/L的煎液均可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促进正常小鼠PFC的增加及淋巴细胞的转化,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金银花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作用[23]。
1.6利胆、保肝作用金银花本身的利胆作用尚未见研究,但其所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则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可增进大鼠胆汁分泌。金银花总黄酮对卡介
苗和脂多糖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增加的肝、脾指数,改善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病理学分级,减轻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产生,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减少NO和T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24]。
1.7降血脂、降糖作用金银花提取物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血清和肝组织甘油三酯水平,但对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肝组织胆固醇
无明显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或拮抗自由基、保护胰腺β-细胞有关[25]。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也有类似作用。静脉给予绿原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肝脏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也有明显降低[26]。
1.8抗血小板凝聚作用金银花蕊水煎液、混悬液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且悬液的作用强于水煎液,绿原酸、咖啡酸为其主要止血成分[27]。樊宏伟等[28]的研究
证明金银花水提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值为0.g.L-1,其含有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1.、2.、0.、0.、0.g·L-1,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1.9其他作用金银花对紫外线照射诱导的人黑色素瘤细胞A-S2凋亡有明显保护作用,所含绿原酸、4-O-咖啡酰奎尼酸等作用较强[29],对于人黑色素瘤细胞A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也有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30]。此外,金银花所含绿原酸对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亚硝酸的清除及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金银花黄酮提取液对亚硝胺的合成阻断率高于VitC与芦丁。
2临床应用研究
在古代金银花主治外科疮疡诸证,如仙方活命饮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至清代随温病学派的发展,多种重要温病方剂如银翘散、清营汤等均以金银花为主
药,此外还用于脱疽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已发展了许多新用途,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2.1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据报道,临床上以本品配伍连翘、黄芩的金银花合剂治疗流感伤寒型钩体病有较佳疗效,可使患者迅速退热,症状改善而痊愈。以金银
花配伍千里光而成的金九注射液或片剂治疗钩体病例;其中流感伤寒型者62例,肺出血型38例,黄疸出血型8例,脑型1例;病情较轻者21例,中度49例,重症25例,危重症14例,结果治愈例,占92.6%,死亡4例,发热者于48h内退热74例,占85%。后又报道以金九注射液及合剂治疗经血培养或
血清学确诊的钩体病患者55例,经3~12d,平均6.1d全部治愈,主要症状体征一般在4d内大部分消失[31]。金银花能降解钩端螺旋体产生的毒素,以改善
全身中毒症状,减轻器官功能和形态的损害。同时,又因金银花对实验性动物发热模型有明显退热作用,故用之治疗钩体病,疗效较佳。
2.2治疗毛囊炎王明蕾等[32]采用金银花g加水1L,煎煮30min后洗头,药物停留在头部时间为10min,每天1次;同时用金银花g、甘草g水煎
服,每天2次,疗程为7~2d,治疗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总有效率为93.4%。金银花性甘、寒,清热解毒,凉血,散风热。《本草纲目》谓其可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现代中药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抗病毒和抗真菌,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认为金银花水提取物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和延缓细胞病变,因此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3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余良武等[33]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采用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加减治疗,方剂如下:金银花50g,菟丝子15g,乌药12g,车前子(包煎)10g,海金沙12g,当归15g,穿山甲10g,生地15g,荔枝核15g,茴香6g,王不留行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另外给予金银花60g,红花15g,苦参15g,土茯苓30g,败酱草15g水煎2.5L,坐浴,每次20min,每日1次,治疗12周;认为能够缓解前列腺炎症反应症状,减少前列腺的慢性充血,改善局部的血流循环和血管通透性,对减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2.4治疗高脂血症用金银花制成注射液,静脉注射。分析: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可与胆固醇合并阻止其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尤以静脉注射加口服用药效果更好。
2.5治疗恶露不尽以金银花炭、配伍益母草、炒黄芩等组成银黄汤,水煎服1剂/d。一般用药2~10剂,平均5~6剂即愈。据分析,产后恶露不尽是由产后子宫收缩复旧不良或有瘀血内阻所致,临床上以产后流血不止、淋漓不断为特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明显止血作用,能使凝血及出血时间缩短,经炒炭炮制后止血功能更强;益母草既能促进子宫收缩复旧又能活血化瘀;炒黄芩有抗菌消炎作用。三者配伍能更好地发挥止血排瘀、抗菌消炎的功效[34]。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研制的中成药也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产品有脉络宁、清开灵、双黄连、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另外我国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同时抗乙型肝炎病毒和爱滋病毒的化学药物“二咖啡酰奎尼酸”已开始一期临床研究。
3结语
综上所述,金银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不论金银花单独使用或者制成各种复方制剂,都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对金银花的
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金银花的具体药理机制及其相应有效成分却不是很清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我们应充分挖掘含金银花中成药在临床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提高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相信随着对金银花研究的深入,金银花必将会在医药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王立娟.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5(8):.
[3]王清,朱萱萱,张赤兵,等.金银花提取物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8,10(9):.
[4]李平,赵成.金银花水提物及醇提物体外抗菌实验[J].中国当代医药,2
,17(17):47.
[5]冉域辰,黎海芪,刘明芳.金银花水提物对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8,19(5):.
[6]李国喜,赵银丽.中药金银花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6,34(20):.
[7]张甜甜,张媛媛,陈红鸽,等.基于微量量热法的金银花抗菌活性部位初筛[J].解放军药学学报,,27(3):.30(11):.
[14]PelusoG,DeFV,DeF.Studiesontheinhibitoryefectsofcaffeoylquinic
aicdsonmonocytemigrationandsuperoxideionproductionproduction[J].NatProd,,58(5):.
[15]RobinsonWEJ,CordeiroM,Aadei-MalekS,etal.Dicaffeoylquenicacidinhibitorsofhumanimmunodefidencyvirusintegrase:nhibitionofthecorecatalyticdomain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integrase[J].MolPharmacol,,5
0(4):.
[16]王林青,崔保安,张红英,等.中药金银花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8,35(8):82.
[17]崔晓燕,王素霞,候永利.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炎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7,18(24):.
[18]梁生旺,崔永霞,王淑美,等.金银花的HPLC药效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6,37(10):.
[19]苏香萍,宋必卫,陈振华,等.CO2超临界萃取金银花挥发油工艺及抗炎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6,18(6):.
[20]谢新华.金银花解热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7,18(9):.
[21]谢新华,蒋绍祖,邹晓琴,等.金银花对发热新西兰兔解热作用机制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9,20(3):.
[22]周秀萍,李争鸣,刘志杰,等.金银花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18(2):.
[23]王妍,石学魁,宋宝辉.金银花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31(2):49.
[24]崔晓燕.金银花提取物含药血清对正常及LPS刺激的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释放NO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8,29(2):.
[25]王强,陈东辉,邓文龙.金银花提取物对血脂与血糖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7,23(3):40.
[26]庞瑞.金银花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34(3):77.
[27]刘雄,高建德.金银花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6,23(4):46.
[28]樊宏伟,肖大伟,余黎,等.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
血小板聚集作用[J].医院药学杂志,6,26(2):.
[29]温彩霞,肖岩,许建华.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7,23(3):33.
[30]王琦,黄健,孙博航,等.金银花中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的活性成分[J].中国现代中药,8,10(12):23.
[31]何显忠.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4,15(12):.
[32]余良武,彭洁.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
01l,17(1):.
[33]王明蕾,高巧燕.中药金银花治疗头部马拉色茵毛囊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9,4(7):.
[34]林宏.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9,12(21):6.
收稿日期:-07-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9A7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优秀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
(9416);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IRT)
作者简介:庄丽(-),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通讯作者:阿里穆斯(-),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哪里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