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FTA或侧面助推大陆台湾自由贸易(图)
台湾地区约3000亿人民币存款前途难
近5年来两岸一般贸易比重稳步上升,加工贸易不断下落,台湾对大陆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由高峰时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
前3季度两岸贸易投资额同比下落5.5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祖国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377.1亿美,同比下落5.5,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335.5亿美,同比下落2.8,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2;自台湾进口为1041.6亿美,同比下落6.3,占我国进口贸易总额的8。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两岸贸白癜风能不能治好易投资增长速度整体趋缓,台湾对大陆出口近几年基本稳定在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0左右乃至略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分析,当前欧美市场需求不振,大陆经济下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两岸贸易面临重大压力。随着大陆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产业链的延伸,对一些台湾制造业产品产生替换效应,因此,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长时间趋降。“近年来两岸贸易增长趋缓,也是一种新常态。”
台湾大学一名长时间从事经济政策研究的教授告知,中国经济增长降速对中国和世界经贸都有所影响,对中国台湾的影响可能更大。
海协会、海基会(下称两岸“两会”)在“92共鸣”基础上恢复并实现制度化,两会负责人会谈以经济议题为重点内容,达成包括海空直航、ECFA、金融合作等在内的23项协议。两岸贸易增速虽然趋缓,但两岸贸易方式产生了明显变化。
“近5年来两岸一般贸易比重稳步上升,加工贸易不断下落,台湾对大陆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由高峰时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张冠华对本报分析了两岸经贸方式的变化,他认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两岸金融、物流、旅游、医疗等服务业合作和服务贸易获得长足进步。另外,两岸产业链合作加强,带动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特别在IT产业内,许多大陆知名手机品牌厂商的后面都可以看到台湾代工厂商和关键零部件厂商的支持。
本报裴昱北京报导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有望在年内生效。据媒体报道,中韩自贸协议签署,中国台湾方面评估可能对台湾造成新台币6500亿的冲击。
自2013年6月两岸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服务协议”)后,协议迄今仍躺在“台湾立法院”,通过之日遥遥无期。有观点称,由于服贸协议的搁浅,台湾3000多亿人民币存款未找到增值前途。
多位受访的经贸专家表示,在国际和大陆市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产品同质性较高,随着中韩FTA的全面实行将从侧面起到“助推”两岸自由贸易的作用。
两岸经贸合作进入深水区
本报资料室/图
台湾3000多亿人民币存款无投资前途
再者,两岸产业总体上保持互补,但局部领域特别是制造业等企业产生一定的竞争性,这个问题被岛内炒作为“红色产业链”对台湾产业的替换,引发一些过度疑虑。
两岸服贸协议搁浅,中韩FTA签订,等于很多机会被韩国捷足先登,对中国台湾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造成较大影响。这类压力能否转换成共鸣的动力,目前仍不好说。
“展望台湾经济,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延至2016年第1季后,方能有较为明朗的走势,台湾在2015年第4季不容易有明显成长,抵消第3季的负成长表现,因此根据台经院11月公布的最新预测,2015年经济成长率预测为0.83,较7月下调2.28个百分点。”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建甫指出,至于2016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则为1.84。
台湾经济复苏仍需时间,两岸经贸合作已进入“深水区”。
张冠华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程度依然制约着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两岸经济合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影响着两岸经济合作发展。张冠华举例说,两岸经贸利益的分配,尤其是岛内不同阶层的分配问题,近年来已被岛内高度炒作并政治化,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两岸经济合作。再者,两岸产业总体上保持互补,但局部领域特别是制造业等企业产生一定的竞争性,这个问题被岛内炒作为“红色产业链”对台湾产业的替换,引发一些过度疑虑。
“这些深层次问题,本来是增进两岸经济合作深化的动力,也只有通过两岸深化合作,通过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沟通调和,通过增进两岸产业公道分工布局,通过扩大两岸市场开放促使两岸更多企业和民众参与合作等,才能深层解决这些问题,并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反之,这些深层次问题可能进一步延续并可能放大,这决非两岸经济发展和两岸民众之福。”张冠华补充道。
2013年6月,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是ECFA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双方市场开放触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文娱文化和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但由于岛内部份权势阻止,协议迟迟未能通过。
据台湾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台湾方面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211.79亿。有观点称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因服贸协议台湾方面未能继续推动,3000亿人民币存款没法登陆投资、找到增值去路。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宣布,由于服贸协议还没有取得台湾方面通过,中国工商银行收购永丰银行20股权的协议没法在岛内生效履行。大陆银行入股台湾金融机构的首次交易就这样无奈告终。
《大公报》专栏作家朱穗怡指出,岛内金融业一直忧愁两岸服贸协议延宕生效将影响两岸金融合作,期盼服贸尽快在“台湾立法院”通过,但是一等就是两年多。
今年6月,中韩FTA签署,预计将在年内生效。中国台湾企业界非常担心会对台湾造成不利影响。
“韩国与中国台湾经济水平,尤其是制造业水平接近、产业结构类似,在国际和大陆市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产品同质性较高,如IT、面板等产业竞争程度较高。中韩FTA签署,而两岸服贸协议还没有通过,对中国台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张冠华告知本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表示,两岸服贸协议搁浅,中韩FTA签订,等于很多机会被韩国捷足先登,对中国台湾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造成较大影响。这类压力能否转换成共鸣的动力,目前仍不好说。
上述中国台湾学者认为,台湾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中韩FTA的签订,对台湾经济确切会造成一定影响。在经贸合作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企业家和投资者在面对投资风险时,也应作出调剂。“同等、互利的交换合作,将有利于强化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