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应用介入性超声在颈部肿块穿刺活检

李小鹏韩东刚周琦孙斌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颈部包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颈部包块患者,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理组织。结果:50例穿刺部位均为实质性包块,且血流信号丰富,获得完整、满意的组织条,且均无明显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对颈部包块诊断取材成功率高,准确可靠,并发症较少,是明确诊断颈部包块的重要且简便方法。

超声引导;颈部肿块;活组织检查

超声能较清晰显示颈部包块病变,经超声引导下穿刺,能实时显示针道及进针的全过程,尤其对扪诊不清、位置较深、紧邻大血管的颈部包块,可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取得较好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年1月至年12月我院颈部包块患者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2~76岁,平均41岁,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观察证实诊断;其中左侧颈部18例,右侧颈部10例,左锁骨上窝区9例,胸骨上窝4例,左下颌角部4例,右面颊部5例。

2、仪器与方法

使用GELogiq7和Logiq5以及AcusonSequoi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3.0MHz,并配备有专用多功能穿刺架。自动活检装置为美国BARD公司MG-型自动活检穿刺枪及其专用活检针。一般选用18G活检针,个别采用16G或20G活检针。

术前患者常规检查出血常规、凝血时间。常规器械消毒,患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探头置于包块处初步确定最佳穿刺部位、路径及方式。常规消毒铺巾后,根据取材长度和病变部位调节活检枪所需射程。局部麻醉,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引导下调整方向,释放活检针,确认活检针进入病变内,退出切割针。所取标本长度5mm者视为取材成功,标本固定送病理检查。

二、结果

1.本组包块患者配合良好,均能穿刺成功,取得组织条满意。组织条长度约0.5~2.0cm,术后均无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2.病理结果:甲状腺病变18例,淋巴结病变14例,转移性鳞癌5例,结核5例,神经鞘瘤3例,炎性包块3例,其他纤维脂肪组织、骨骼肌及结缔组织2例。其中36例为良性,占穿刺病例的72%,14例为恶性肿瘤,占穿刺病例的28%。详情见表1。

3.50例颈部肿块,穿刺活检的部位位于颌下三角区7例,紧贴下颌骨下缘,呈囊性或实性;肌三角区18例,呈实性居多,结节清晰,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颈动脉三角区2例,与动脉搏动一致的单个或融合实性结节;胸锁乳突肌区3例,散在活动的串珠样结节;颈外侧三角区12例,融合成团的结节,圆形或椭圆形;颏下三角区8例,散在质硬的囊性结节。

三、讨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是除手术外获得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与手术后病理细胞学检查基本相似。其操作简便安全,创面小,快捷,患者痛苦小,尽管取材的准确性及病理诊断率不如手术,但对手术的方式、范围却有很大帮助。颈部包块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有报道认为术前确诊率仅为32.4%~45.3%,即使在影像学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未能将颈部包块的术前诊断率提高到50%,尤其对于直径2cm的结节的诊断更是困难。本组1例甲状腺癌大小仅2cm,位于右侧叶外缘,似与甲状腺可分离,超声检查似一椭圆形结节,形态规则,其内点状回声均匀,血流为点状,超声诊断淋巴结炎,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故行根治手术,愈后很好。在颈部结节诊断中,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可达93%,超声检查几乎成为首选,能够显示包块的大小、形态、边缘是否规则、内部回声是否均匀、钙化等,其正确率可达到65%~80%。随着超声灵敏度的增高,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病变,难于触及或发现时,可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针尖能在屏幕上显示,有利于穿刺活检,同时针尖的可见性减少了损伤周围组织的危险,并保证切割的标本来自受检组织。

对于癌症患者,确定其是否有头颈部转移至关重要,颈部淋巴结数目多,部位暴露,位置表浅,但部分癌症患者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却无法判定其性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淋巴结转移癌有极高的确诊率,并能得到与原发灶一致的病理诊断。本组2例乳腺癌广泛术后9~10年转移,发现颈外侧三角区2~3个增大淋巴结,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导管癌,为临床治疗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据。

本组50例病变活检后都得到了明确的病理诊断,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因为包块直径大于2cm以上,故穿刺成功率很好。但是对于直径小于2cm以下的包块穿刺有可能取到包块周围组织,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病理诊断。另外还有一点值得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白驳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ys/62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