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以BBC、《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为代表的英国传统主流媒体近年来在全媒体转型方面的经验及成效,以及它们面对广告下滑、发行缩减等方面危机的应对举措,年6月上旬,我们赴英国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加深了对英国传统媒体转型的认识,也为我们全媒体转型发展带回了一些有益借鉴及启示。
一、《金融时报》:全媒体转型,自上而下的改革
《金融时报》(简称FT)于年左右开始数字化转型。在前些年的数字化改革中,率先成功建立了全球性的付费在线阅读模式;年10月,他们更是语出惊人,宣布数字化改革更进一步,“取消深夜作业模式”,年上半年发布全球印刷的单行版。
在FT我们听到的是:报纸没有消亡,内容依然很重要;全媒体转型,不仅是工作流程的转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了解到,金融时报目前总发行量约为66.5万,其中数字版44万,纸质版22.4万。他们压缩了设置在各地的编辑发行中心(从25个减至17个)。
他们认为,数字化时代,报纸的发行不再以印数为核心,以纸质版为优先,而是以影响力为核心,以用户的需求为优先。
所谓取消深夜作业模式,取消地方印刷版,实际上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取消和收缩,而是对内容结构和品牌战略的调整,将纸质报纸出版作为全媒体发布其中的一环。FT将前4版(FRONTPAGE)内容定位为评论及深度报道,很多选题可以提前确定。这样一来,地方版不需要做更多调整,而以往由于时差关系,有些版50%的内容需要调整。在他们看来,将整体时间节点前移,是为了更合理地规划内容和管理团队。
FT的全媒体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们不再告诉读者刚刚发生了什么,而是告诉大家发生的事意味着什么。”
去年10月,总编辑巴伯在给全体编辑的改版“备忘录”中说:“我们的新闻编辑和记者们将从被动的新闻应对转为具有更高新闻价值的‘意义新闻(nwsincontxt)的制作,同时要继续忠实于对原创新闻和调查性报道的追求。”我们看到,快速和即时新闻他们也在做,在各种终端上发布重要的即时新闻。同时,他们认为,印刷版上的新闻比更新最慢的网站都要晚12个小时,所以FT“必须以评论和意见见长”。
2.“过去FT5年改一次版,现在我们提倡‘开放式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尝试改变。”
过去有一个选题,他们会事先确定写成一个什么样的报道,是字的评论,还是其他什么。现在还是会坚持一贯的故事叙述的方式,但同时,他们会用一种开放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报道,而不是完全自主决定写什么、怎么写。比如会根据需要同时上几张图片,或者配上数据新闻,或者上一段视频,同时会根据即时的反馈,根据读者的问题即时给出回答。
现在的情况下,版面结构的调整已不再那么重要,他们思考的原点是,如何把每一个故事更好地呈现给读者。互动设计、编程等等,都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
3.“数据新闻将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FT的视觉设计团队,与内容生产团队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的,他们是为报社所有终端服务的。负责数据新闻的团队正在不断扩招,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非常受欢迎的内容。设计团队需要不断向记者索要可制图、可形成动态图的数据,记者的数据新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会主动提供各种数据。
4.“转型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内容产品,而如何吸引读者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纽约时报》已经发现:“网络首页一直是我们向读者展示新闻的主要工具,每月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来访问。但是正如所有新闻主页一样,它的影响力正在衰退。在我们的读者中,访问首页的还不到一半。更多的读者期待我们在脸谱等网站上,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和‘提醒’找到他们,而不是寻找我们。”FT也遇到类似问题。据介绍,现在FT网站的流量很多不一定来自首页,而是来自搜索引擎,来自其他弹窗的。所以需要研究吸引和留住读者的新的方法。
5.“转型不是我们自己想要改变什么。”
他们告诉我们,“改变,不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想怎么转,而是要适应读者新的习惯和新的需求。”
这方面没有什么终极的答案或者必然的“规律”。“有人说,报纸都没人看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做电子报。但实际上,确实有些读者就是为了看我们的EPAPER,而选择订阅FT最贵的一种组合。”
我们了解到,《金融时报》APP版的内容,就是通过对用户阅读习惯的数据分析,做出了相应调整。比如早上发布的内容基本固定,更偏报纸化;晚上发布的更新,则更像新媒体。
6.“订阅组合种类超过‘半打’”。
FT的所有内容都是收费的。订阅用户的选择有六七种,不同组合有不同价格、不同增值服务,有的可收到针对性的推送邮件,有的则是专门的评论等。比如,按周订阅的话,最贵的组合是“纸质版+超级电子版”(19.11美元/周,FT所有产品一网打尽),其次是“超级电子版”(8.99美元/周,除纸质版外的所有数字产品)、“标准电子版”(6.25美元/周,专栏、电子报和总编来信以外的所有数字产品)及“有限免费版”(注册阅读,每月8篇免费文章)等。按月或按年订阅的话,价格更优惠。
7.“FT没有新媒体部门!”
《金融时报》要求,原有的记者编辑都必须向全媒体方向转型,他们的部门设置大部分维持原样,还是以做新闻、讲故事为主。大家可以不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