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特别重视痈,腰上叫达背,就是西医蜂窝织炎吧。以前说达背痈不好治,现在有抗菌素就无所谓了。我们也有很好的办法治疗,一般治大的脓肿,有一个重要穴位是臂穴(肩髃下3寸,三角肌下缘)。一般大的痈肿包括颈部淋巴结核在该穴有压痛点,斜着向上刺3寸,快到肩髃了,两侧扎,这是一个最关键的穴位。然后扎上曲池,委中放一放血,皮肤上的痈肿都要用上膀胱经的束骨穴,小趾后面(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一般性的化脓性的脓肿、疖肿,都是这么治疗。另外看看在哪条经络上,按照经络的首尾取穴法来取。如果小的脓疱疱,小疖子,就在疖子边上点刺出血就好了。
如果是砍头疮,在颈部这儿,也是这么扎。就是除了委中放血外,下面还要扎上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穴点刺放血。
发髻疮,也叫气不忿,老在脖子这儿起小疖包,也是这么治。另外,病人背部会有小红疙瘩或小红点,就用三棱针点刺(小红点)放血。咱们这么治效果挺好的,也挺快的。如果背部红点不显著,用刮痧的办法轻轻一刮就出来了,拿三棱针一点放血。咱们用发放外气的办法就是从上往下一导,从脚底下散出去就完了。必要的时候从风池、风府这儿散出去也就行了,从风门穴散出去也行,这是风热瘀毒的治法。
附:疖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相邻近的多个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痈。痈好发颈部、背部、肩部,临床表现为大片浸润性紫红斑,可见化脓、组织坏死。严重者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甚至发展为毒血症或败血症。发于颈项部的痈俗称砍头疮。发于项后发际部位的俗称发髻疮,又称发际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