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暑难耐,这类天气宝宝很容易生病,那末生病一定要打针吃药吗?
今天,医院儿童保健科约请一名专家,为大家解开疑问。
这位是游秘秘医生,游医院推拿科,是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推拿科陈志伟副主任医师,师出名门,经验丰富,今天她为大家带来一些甚么干货呢?
今天游医生给大家带来的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珍宝——小儿推拿术,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点,应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到达调剂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基于目前儿童保健科场地条件,我们的现场听课名额有限,只能按报名顺序截止,其他已报名家长目前暂时只能通过群里分享的课件学习,对此我们非常抱歉,我们会努力尽早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条件。
小儿夏季常见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是孩子感受外邪引发的一种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点。
游医生首先讲授开天门手法,开天门又名推攒竹。由小儿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
《保赤推拿法》中记载:“先从眉心向额上,推2十四数,谓之开天门。”该手法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有防治感冒,头痛,惊风等功效。
游医生还讲授推坎宫手法,坎宫穴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1直线。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推坎宫手法:用拇指从眉心向眉梢作分推,具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等功效。
揉太阳穴法,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和揉耳后高骨穴,耳后高骨位于两耳后,乳突后缘与后发际交界处,以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每次30~50下。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神昏烦躁,惊风等。
游医生耐心讲授与示范。
天下父母心,家长朋友们认真地记下游医生讲授的每一个细节。
夏季感冒,容易出现发热症状,在中医推拿中,针对小儿发热,也有相应的推拿手法。
小儿退热推拿在进行前,应注意找出原病发,尽早诊断,切勿延误病情。在相应的穴位上喷抹清洁的温水,手法注意力度。
清天河水
天河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1直线。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症。
游医生示范推拿手法
感冒宝宝在空调环境中容易引发鼻炎,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为此游医生向大家讲授了防治鼻炎症状的推拿手法——揉迎香穴。
迎香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医治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每次按揉约50下。
夏季宝宝遇到生冷腐馊食品容易引发各种胃肠道症状,对此,游医生交代,除注意平常护理外,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手法防治小儿夏季胃肠炎。
摩腹疗法是一种自我按摩疗法,主要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定推拿。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运而直接防治脾胃诸疾,又可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性能旺盛,而起到防治全身疾患的作用。
揉龟尾,龟尾穴位于人体臀部的尾椎骨处。祖国医学认为,揉龟尾穴能通调督脉之经气,有调理大肠的功能,对止泻、通便有一定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虚劳诸证。
游医生还在课堂上为家长朋友们讲授了一种中医推拿的常见手法——捏脊法,据《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记载:“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加之。”本法有调剂阴阳,通理经络,增进气血运行,改良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热等症状。
捏脊手法
游医生耐心细致,在课堂上手把手讲授各种推拿手法和功效,同时交代:小儿推拿疗法医治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1.皮肤产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儿不宜推拿;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儿不宜推拿;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儿,慎推拿。
宝宝是上天赐予每一对父母的天使,宝宝的健康也牵动着每一对父母的心,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课程能讲授的内容有限,现场的家长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美丽的游医生,医院推拿科,善于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医治小儿斜颈,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小儿夜啼、遗尿、面瘫、斜视、近视、小儿发育缓慢等疑问疾病,是一名耐心细致、美丽大方的儿科大夫,如果大家有甚么小儿推拿方面的疑问,可以通过联系与咨询。
最后,祝贺每一名宝宝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如果长按的话,是可以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