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哺乳期间,为什么小孩没有奶水吃?
(1)腺体发育不良,导致无法分泌乳汁;
(2)导管堵塞,无法排出乳汁;
(3)乳头小、凹陷,无法分泌奶水。
2、为什么孕前必须做乳房调理?
(1)因为腺体增生(腺体无法分泌乳汁),或导管增生(乳汁不能顺利排出),导致宝宝没有奶水;
(2)如果不能正常哺乳,乳垢堆积会导致增生更严重。
(3)导管增生堵塞乳汁不能正常排出,长时间堆积会形成乳腺炎或积乳囊肿。
所以,在准备怀孕前必须要做乳腺疏通。
3、为什么刚断完奶的女性必须做乳房调理?
(1)断奶后不及时做乳房护理排出残留的乳汁,乳汁长时间残留于乳腺导管内会形成乳腺炎/积乳囊肿;
(2)乳垢堆积会导致增生更严重。
(3)乳房母乳喂养后松弛下垂,标准断奶第二个月就应该做乳房产后修复。
4、乳腺增生女人都有的,医生说没问题?
乳腺增生也是病,预防总是大于治疗,所有大问题是由小问题发展的,没有任何人能保证增生包块发展下去是安全的,但是没有增生包块就一定是安全的,再说了,姐姐,如果医生都说是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帮不了你。
五、健康漂亮乳房的标准:
1、乳晕呈粉色,一元钱硬币大小;
2、乳房皮肤光滑、细腻,触摸时柔软、饱满、有弹性、无任何结节、。
六、乳腺疾病:
1、乳腺增生
乳腺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增生和复旧的改变。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现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
2、乳头溢液
1.乳腺导管扩张症
患有此病的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粘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2.乳管内乳头状瘤
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瘤体多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触诊患者乳房,有时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肿块,质软、光滑、活动。
3.乳房囊性增生
育龄妇女多见。部分患者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4.乳腺癌
部分乳腺癌患者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患者在无意中可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内上限或外上限,无痛,渐大。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节。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合成团。
3、乳腺炎
乳汁淤积是细菌感染的前奏和基础。乳汁过多,排乳不畅,乳汁可淤积成块。淤积的乳汁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多由哺乳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通过乳头皮肤破损或输乳管侵入乳腺实质,大量繁殖破坏乳腺组织,形成多房性脓肿。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头内翻或分裂时,乳腺导管排乳不通畅造成淤积。哺乳时间过长,小儿“含乳而睡”,致使乳头表面糜烂或小儿咬破乳头,细菌由破口而入;或因感冒、咽炎、细菌经血行到淤积的乳汁内大量繁殖而化脓。
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洗不够,乳房局部潮湿,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哺乳期乳房受挤压、撞击等外伤也容易诱发乳腺炎。
4、乳腺囊肿
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较单纯囊肿少见,主要是由于泌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
5、副乳
人在胚胎时期,从腋窝一直到腹股沟这两条线上,有6~8对乳腺的始基,到出生前,除仅保留胸前的一对外,其余部退化。少数患者的乳腺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而发生副乳。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发生在胸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外侧等部位。
6、淋巴结
人体各部位或器官的淋巴管,一般都先汇至附近的局部淋巴结,当身体某局部或某器官发生病变或炎症时,细菌、毒素等异物可随淋巴经淋巴管扩散到附近相应的淋巴结。该局部淋巴结具有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或毒素等异物的作用,成为阻止病变蔓延和扩散的防御屏障。此时淋巴结内的细胞迅速增殖,机能旺盛,体积增大,故局部淋巴结肿大,可反映该淋巴结收纳淋巴的部位有病变。如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或毒素时,则病变还可沿该局部淋巴结的输出管向远处蔓延和扩散。所以,了解局部淋巴结的位置、收纳淋巴的范围和淋巴导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纤维瘤
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调节失衡,加之患者对雌激素反应敏感,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引起乳腺腺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结构紊乱,形成肿瘤。由于乳腺纤维腺瘤与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故此多发生在青年女性,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少见。(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发生关系不大,其恶变几率在1%以下,但它不会自愈,建议瘤体较大的患者还是及早切除为上,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下降,乳腺纤维瘤体积会缩小,
但基本不可能自行消失。)
8、脂肪瘤
脂肪瘤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和障碍、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肠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约1/3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可有家族史。
人体内有一种“脂肪瘤致瘤因子”。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段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即脂肪瘤。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9、乳腺导管乳头瘤
乳腺导管乳头瘤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经产妇多见,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本病恶变率达5-10%,被称之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必要时要对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肿瘤体小而质软,疼痛不明显,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恶变为乳头癌,怀疑有乳腺导管内肿瘤时,可进行乳腺管X线造影,确诊后应及导施行手术。
10、乳腺癌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注:(此篇章培训美容师重点讲1、乳腺增生2、乳头溢液3、乳腺炎4乳腺囊肿5副乳6淋巴,其他带过)
(1)乳腺增生: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
增生引发的原因:、经络淤阻、气滞血瘀、肝火旺情绪波动大、内分泌失调。
增生的分期:
名称
乳腺增生(小叶增生)
乳腺腺病
囊性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癌
分期
I
II
III
IV
V
触感
摸起来软,一大片或颗粒状,月经前胀
稍硬,月经前规律性疼痛,药物治疗可缓解经前疼痛,反反复复
硬结节,像棉花打湿的感觉,不规律疼痛,需积极治疗,定期复查
只可改善环境,不能治疗,与患者的情绪关系大
1、手术治疗,保乳与否根据实际情况;
2、一旦转移或扩散至淋巴,危及生命。
年龄段
25-30岁
30-45岁
30-55岁
病变率
1%
3%
70%
90%
乳腺癌(%)
需要疗程
1-2疗程
2-4疗程
4-8疗程
5-9疗程
前几天需连续做
5-7天
10天
软-15天;硬-20天
30天
(2)乳头溢液:清水----变质;白色----乳汁;黄色----发炎;红色----乳腺癌
(3)乳腺炎:多发于哺乳期和断奶期
症状:红、肿、热、痛,严重会发烧。
轻微:打回奶针和消炎针;
急性:医院做穿孔引流
引发原因:乳汁积聚过多/断奶时乱挤发炎、细菌侵入;外力撞击。
如何预防乳腺炎?
1、孕前疏通,保持导管畅通;
2、断奶后乳汁排干净,不要残留淤积;
3、哺乳期间内衣卫生干净。
(4)乳腺囊肿:(积乳囊肿和囊肿病)
积乳囊肿(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表现为(乳内肿物,常被误为囊性增生)
囊肿病(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病)
如何预防囊肿?
1、孕前疏通,预防乳汁淤结;
2、断奶后乳汁排干净,不要残留淤积;
3、不要有乳腺增生。
(5)副乳:先天和后天
先天:
人体在胚胎时有8对乳房,后期满满发育进化剩1对,有些人会出现2对或4对)。
后天:
1、穿戴内衣不正确导致副乳
2、心包经、肺经淤阻导致副乳。
(副乳因为长在腋下影响到腋下淋巴排毒,危险指数比较高,小的要做经络疏通,大的要做手术切除。)
(6)淋巴:腋下淋巴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7)纤维瘤:与人体的雌激素有关,多发于18——25岁,雌激素分泌旺盛导致,30岁以前有纤维瘤(建议不要太紧张)定期观察随访如果长大需要手术。但是40岁以后还长纤维瘤建议手术。
(8)脂肪瘤:是体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组织中,以体表和乳房最多见。多发人群30岁----50岁的肥胖者。
引发原因:饮酒、肉过度、压力大、熬夜、生气、心烦、想问题过多。
(9)导管乳头瘤:多发于40-45岁,体小质软,疼痛不明显,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易变为乳头癌,怀疑乳腺导管有肿瘤时,可进行乳腺管X射线造影,确诊后及早实施手术。
(10)乳腺癌(临床表现):
1、乳头凹陷
2、血性溢液
3、呈橘皮状
4、酒窝状,星状收缩
5、腋下淋巴肿大
6、推之不移
7、乳房发肿、溃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