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粤剧听见春季脚步

佛山粤剧听见春季脚步

奋力建设文化名城的佛山市正以各种方式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全方位地宏扬粤剧艺术,打造特点文化品牌。

粤剧学校艺术大剧院来了

日前,一辆辆满载广东省粤剧学校学生的客车和装满行李的货车,开进了南海大浩湖度假村旁的原聚华园学校。这标志着:广东省粤剧学校正式落户佛山。由广东粤剧院与省粤剧学校组建的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也将于近日在佛山挂牌。

广东粤剧学校是广东培养粤剧艺术人材的专门学校,1980年被文化部、教育部肯定为全国10所重点艺术中专学校之一。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关国华、郑培英、小神鹰等著名演员一直担负该校的艺术顾问。建校45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艺术人材。从广州迁入南海,意味着粤剧发源地之一的佛山,又多了一个“南国红豆”的摇篮。融教学与演出于一体的粤剧艺术大剧院,则无疑为这座广东第三个大市,增加了一个粤剧艺术大观园。

尘封的万福戏台又开演了

两年前,佛山市博物馆将封闭了50多年的百年戏台―――万福台重新开唱,并推出了粤剧庙会大巡游、万福台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这一步棋很成功,万福台的聚集效应很快显现,海内外剧团纷纭以重登祖庙万福台唱粤剧为荣。

唱做念打弥漫着独特美感的粤剧表演,吸引了1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粤剧迷,到佛山感受粤剧的魅力,已成为海内外戏迷的共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就有10个海外剧团来演出。其中包括目前海内外唯一1家用英语演绎粤剧的新加坡敦煌剧坊,他们将粤剧迷耳熟能详的《白蛇传》、《清宫遗恨》等改编成英语粤剧并在万福台开唱。

收藏馆博物馆建好了

粤剧文化的发扬光大仅靠万福台的展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平台集纳数以万计的粤剧文物。今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筹建的佛山粤剧收藏馆和佛山粤剧博物馆前后落成了。

在筹建“两馆”期间,海外华人甫1闻讯即纷纭打或托朋友表示愿意捐献收藏多年的物品。

通过各界人士的精心准备,佛山粤剧博物馆的实物藏品已接近2万件。其中包括粤剧文物1890件;珍贵历史照片1270件,定格了数百粤剧名家从师偏方治疗白癜风承、流派、演出,到重要活动等多方面的典型形象;从明代中叶至今创作的粤剧剧目10000多个;1902年至1908年录音出版的粤剧黑胶唱片,其中有清代粤剧中兴的代表人物邝新华的大量套装唱片和清末名伶李雪芳演出《仕林祭塔》的全套照片。“私伙局”队伍愈来愈大了

近日,南庄文化站内粤韵袅袅,禅城区“彩色周末系列活动之曲艺进社区”的首场演出正式开锣。南庄粤乐社、石湾万顺粤乐社、季华铝业声凤鸣粤剧团等团队的业余演员粉墨登场,为500观众作了1台精彩的表演。

据了解,有15个粤剧团体、300多名演员参加了“彩色周末系列活动之曲艺进社区”的演出,演出地点包括禅城区各大广场、公园、街道、居民小区。该儿童白癜风的原因项活动以示范性演出与大众自娱活动相结合,并让各街道、乡村与区属各业余曲艺团队“认亲”,建立“曲艺进社区”共建“对子”,以之带动社区文化的发展。“私伙局”是粤剧艺术之树的土壤,这些民间组织,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备“行头”、自寻剧本、自找师傅、在榕荫下谷场上或公园、茶楼、文化站等地,自娱自乐,传承薪火。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目前的粤曲“私伙局”数量多达500个,村村有、镇镇有,队伍愈来愈大。

粤剧盛节就要响锣了

本月15日至22日,佛山市政府举行的“魅力佛山?琼花焕彩―――2003粤剧文化周”,更是范围空前的戏班盛节。

七天里头,多场粤剧演出将使广大粤剧迷过足戏瘾。彭炽权、小神鹰、曹秀琴等一批大老倌,将在佛山影剧院演出粤剧名伶名段专场、名伶名剧专场,佛山青年粤剧团将作新剧目展演;“万福台讲大戏”将约请梁荫棠、罗品超的后人讲授粤剧,海外粤剧团则用英语、葡语、马来语唱粤剧;同时,佛山各区大众积极参与的“佛山10大民间唱家”也将评出。海内外的粤剧名伶和戏剧研究专家将会聚佛山,商讨振兴粤剧艺术之道与当代戏剧之命运。佛山粤剧博物馆在文化周期间,免费向观众开放。粤剧发烧友还可以参加粤剧文化之旅,与海内外的戏迷一齐了解佛山的粤剧文化底蕴。

透过这一连串的镜头,人们不由欣喜:佛山粤剧己听见了春季的脚步,近了!来了!(丁华 黄兆存)

来自:羊城晚报,2003/12/1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yf/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