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申遗”可能再增四项目
日前,木版年画、剪纸、石湾公仔、龙舟说唱、秋色5件“土特产”被广东省列入申请“首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近日得悉,粤剧、南狮、佛山祖庙北帝诞、行通济等四个新增项目也正积极准备,如果通过论证并备齐申报材料,它们将与前五项一起在9月20日前申报到广东省文化厅。
四个项目以“佛山”冠名 “木版年画”改成“佛山木版年画”,“剪纸”改成“佛山剪纸”、“秋色”改成“佛山秋色”、“祖庙三月三”改成“佛山祖庙北帝诞”、“龙舟说唱”改成“龙舟歌”,在前日举行的佛山“申遗”工作专家会议上,九个申报项目名称中的五项经讨论后有了新的说法。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剪纸”等四个项目的名称前都加上了“佛山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2字。如佛山剪纸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派生出一些独特的工艺,也出现出独特的艺术样貌,仅以“剪纸”命名显示不出佛山剪纸的地域特点。新名称使各个申报项目的定义更加准确,而“龙舟说唱”改成“龙舟歌”则是出于民间认同程度的斟酌。
“行通济”是不是申报仍存争议 专家们的意见还集中于“行通济”是不是具有申报资历。“虽然‘行通济’在佛山民众中影响很大,但在我所见到的历史资料中都没有记载,不能判断它的历史渊源与其中的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文化内涵。”我市民俗专家余婉韶说,通济桥的修建与几次重建在史书上有记载,但关于“行通济”这项民俗活动却鲜有文字记载,在申报条件上还有所欠缺。 根据《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规定,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且处于濒危状态。以这个标准衡量,佛山此次提出的大部分项目都在标准以内。
长时间积淀使佛山底气十足 据了解,此次申报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详细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濒危状态与保护计划等,还要准备一段20到30分钟的录相作为辅助材料,此次广东省的申报工作将于9月20日结束。 “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只是进程,而不是结果,不管成功与否,切实地去保护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廖之春说,佛山市今年5月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办公室”,为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做了很多工作,佛山一向重视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之前就已出版了多种书籍,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字、图象及实物资料,在申报时会很从容。
链接: 非物资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干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