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5日以来,国内出现新一轮本土疫情,由上海7人西北旅游团为发端,已经波及13个省份20多个城市,截至11月1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35例)。目前疫情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态势,是时候来复习一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防控护理知识啦。
新冠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通过Padua评分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发现40%的患者在入院时处于VTE高风险状态[1]。在实际临床一线数据发现,近20%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几乎所有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2]。
这种高凝现象,可能是病毒直接侵袭内皮细胞和(或)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重症感染或脓毒血症所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凝血和纤溶功能,包括循环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I水平的上调等因素,最终导致凝血级联反应的活化和纤溶过程的抑制,从而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3]。
成人新冠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护理
1.基本预防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和身体耐受情况,制订个性化基本预防方案[4]。
(1)选择适宜的静脉穿刺部位。建议对患者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选择上肢静脉穿刺,避免在下肢行静脉穿刺。(2)卧床期间保证下肢静脉回流通畅。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卧床时间增加,建议卧床期间避免在患者膝下垫硬枕或过度屈髋,避免增加静脉血流回心阻力。(3)维持出入量平衡。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存在发热、腹泻造成体液丢失过多的风险,建议在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每日饮水~ml,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重型患者由于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存在摄入过少造成体液不足及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建议遵医嘱进行肠内营养或静脉补液。危重型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存在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建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遵医嘱进行肠内营养或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4)维持下肢肌肉泵的功能。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存在乏力、发热、腹泻等导致活动量降低的风险,建议在患者耐受情况下,鼓励其多下床活动。重型患者因呼吸窘迫导致活动耐力下降,建议患者卧床期间抬高下肢,鼓励其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遵医嘱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危重型患者因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处于长期卧床状态,建议根据病情进行间断性被动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2.物理预防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