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的康复治疗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或“面瘫”,病因尚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系指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53.3)/10万。中医称之为“口眼歪斜”。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外邪侵入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相互作用所致。

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多在3d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一、诊断

诊断面神经炎时需要注意:

(1)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是排除其他继发原因的主要方法。

(2)检查时应要特别注意确认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

(3)注意寻找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表现(特别是脑桥小脑角区和脑干),如眩晕、复视、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听力下降、面部或肢体感觉减退;是否存在耳科疾病的表现,如外耳道、腮腺、头面部、颊部皮肤有无疱疹、感染、外伤、溃疡、占位性病变等;注意有无头痛、发热、呕吐。

(4)注意询问既往史,如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病史或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鼓腮病侧口角漏气,进食及漱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联合发布了《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在指南中对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糖皮质激素

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1,9,10,11,12,13,14,15]。通常选择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mg/d,连用5d,之后于5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发病3d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通常较好,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16];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抗病毒治疗

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9,10,11,12,13,17]。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伐西洛韦,如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2~0.4g,每日3~5次,或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5~1.0g,每日2~3次;疗程7~10d。

(3)神经营养剂

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

2.中医传统治疗

(1)针灸治疗:在面瘫发病初期,应该不失时机地立即进行针刺治疗,防止演变到发展期,但应注意局部取穴运用适当的补泻手法。面神经炎初期,要掌握选穴少,轻刺、浅刺,施补法,健侧刺,留针时间短等原则,故能促使面神经损伤功能恢复正常。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常用处方选穴:①阳白、四白、地仓、頬车、翳风、合谷。②备用穴:阳白、攒竹透鱼腰、地仓透頬车、太阳、颧髎、风池、足三里、内庭。随症配穴:不能皱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口禾髎;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而后痛加完骨;眼裂增大加丝竹空透瞳子髎;气滞血瘀,面瘫经久难愈加下关、听会;气血不足加足三里、三阴交。

(2)脏腑经络导引术:根据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结合对患者辨证论治的结论,通过采用抑按皮肉等主要形式,以意引气,对病人面神经的各个分支进行深层次的调节,提升机体自愈能力。

3、功能锻炼

进行面肌的自主运动或被动运动锻炼,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在肌电图确定有神经变性反应或肌肉失神经支配后,应早期开始运动治疗及自我按摩,可把方法教给患者,让患者对着镜子自行锻炼。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面肌训练的原则:肌力2级以下时可用手指帮助做被动运动,肌力3级以上时做主动运动,同时进行速度、灵敏度、协调性的训练。

训练方法

①额肌:抬眉,做吃惊样的动作,蹙额;中指与眉平行放在眉毛上,让患者抬眉的同时上举患侧眉毛,另一手的手指压在健侧眉毛上,限制健侧肌肉运动。

②皱眉肌:皱眉,两眉向中间集中,中指放在患侧眉毛内端向中间推,另一手的手指限制健侧运动。

③眼轮匝肌:用力闭眼,将中指压在眉毛上(眉弓上),轻轻向下方推,眼睑闭合,注意勿使中指压到眼球,用另一手抑制健侧闭眼动作。

④鼻根肌、鼻肌(翼部、横部)、鼻中隔下降肌;前者可令患者皱鼻根部来完成;后者可令患者张大鼻孔、伸长鼻下部位来完成。

⑤提上唇肌:让患者提上唇,并向前突出,治疗者将指放在上唇上,把唇向鼻孔处提起;将食指中指放在上唇缘处轻轻上提,健侧上唇要用手指抵住,限制其活动。

⑥提口角肌:让患者示齿,引口角向上后方;治疗者手指可向上方牵拉口角,以助麻痹侧口角上提。

⑦笑肌、颧骨肌:让患者像笑时那样引口角向外上方,可将食指稍放入患侧口腔内或放在口角上,向外牵拉;注意限制健侧运动,可给健侧口角一些阻力来完成。

⑧颊肌:闭嘴引口角向后,指尖可放在口角上向后牵拉口角,注意限制健侧口角的运动。

⑨口轮匝肌、颏肌:让患者将上下唇噘起,用手指由上或下唇的下外方向中央推挤口唇,在健侧面上下唇施加压力,限制健侧运动。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是多少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rz.com/fzyhl/9121.html

当前时间: